三立iNEWS

DeepSeek震撼到AI股!郭明錤霸氣喊:台積電仍是最大贏家
  • A-
  • A
  • A+

財經中心/周宸妘報導

DeepSeek推出類似GPT模型「DeepSeek-R1」,主打低成本、高效能運算,掀起全球科技界旋風。(圖/翻攝自DeepSeek官網)

▲DeepSeek推出類似GPT模型「DeepSeek-R1」,主打低成本、高效能運算,掀起全球科技界旋風。(圖/翻攝自DeepSeek官網)

中國人工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低成本、高效能R1模型,掀起全球科技震撼。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預期台積電和輝達(Nvidia)AI技術將在2026年顯著成長,認為目DeepSeek部屬仍局限於小眾用戶,對台積電不會有影響。

郭明錤認為,台積電與暉達將在2026年顯著成長,AI趨勢量產時間將在今年年底之後。(圖/資料照)

▲郭明錤認為,台積電與暉達將在2026年顯著成長,AI趨勢量產時間將在今年年底之後。(圖/資料照)

郭明錤昨(3)日發文指出,台積電與輝達均預期裝置端AI將在2026年顯著成長。隨著AI技術需求增加,先前台積電法說曾提到裝置端AI趨勢在2026年才明顯,Nvidia AI PC處理器N1X/N1量產時間為2025年第4季及2026上半年。

「自從DeepSeek爆紅之後,裝置端AI化趨勢不斷加速」郭明錤表示,DeepSeek受歡迎程度直接推動了對 Nvidia H100訓練的需求,這證明優化訓練方法(有效降低成本),還再度驗證CUDA生態系統優勢(解釋用戶為何選擇 H100)。

郭明錤認為,DeepSeek爆紅後,興起了在本地端部署LLM(大型語言模型)的熱潮。DeepSeek R1在訓練過程中強化學習技術,推理能力提升,有利提升裝置端中小規模LLM的效能。加上對使用雲端DeepSeek資料安全的顧慮,都是推升此熱潮的原因;預期接下來會有更多類似DeepSeek的開源模型。

不過,目前使用本地端DeepSeek僅有少部分用戶,因此對NVIDIA雲端AI晶片需求沒立即影響。長期來看,雖然裝置運算將取代雲端服務,但也可能產生新的雲端需求(H100範例)。預估這2個部分將同時成長,整合成新的AI生態。

郭明錤表示,「我對長期雲端運算成長持樂觀態度」值得注意的是,裝置端趨勢快於預期,是否讓雲端的成長速度在未來的某段期間內,低於先前市場樂觀預期並影響投資氣氛。

展望未來,有些因素可能會減少雲端增長的不確定性,例如GB200 NVL72的成功量產,這將加速規模擴展的進程;另外,像是機器人、自動駕駛和多模式應用的人工智慧商業化逐步進步,也可能帶來更多的商機。

郭明錤強調,至於開頭提到的台積電和輝達,台積電仍然是裝置端AI趨勢的最大贏家(因裝置端處理器升級),輝達在設備市場的競爭壓力比雲端運算領域要大得多,故不利短期投資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