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
▲台灣外匯存底穩定,吸引外國投資者加入。(圖/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今(5日)發布最新外匯存底統計,至114年1月底止,我國外匯存底金額達5,775.83億美元,較113年底增加9.06億美元,顯示央行投資運用收益效益顯著。值得注意的是,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債券及新台幣存款的總市值也突破8,648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儘管外資1月在台股賣超,整體市值成長仍帶動外資持股市值同步上揚。
央行指出,1月外匯存底變動的主因有兩點:一是外匯存底的投資運用收益;二是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台幣兌美元1月匯率微幅升值0.09%,整體呈現穩定態勢,美元指數同期下跌0.96%。
從國際貨幣波動來看,澳幣以1.71%的升幅位居主要貨幣之首,人民幣與日圓分別升值0.79%與0.62%。歐元微幅上揚0.36%,而加幣則升值0.10%。相比之下,英鎊表現不佳,單月貶值1.27%,成為主要貨幣中最弱勢者。
截至1月底,外資持有我國股票、債券及新台幣存款的市值合計約8,648億美元,約等於外匯存底的150%,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表示,台股市值上揚對外資持股市值的提升具有關鍵影響,顯示外資對台灣市場的長期信心。
此外,全球主要國家的外匯存底表現不一,多數國家呈現縮減趨勢。南韓截至1月底的外匯存底為3,873億美元,減少46億美元。印度至1月24日止的存底降至5,379億美元,月減140億美元。中國大陸12月底的外匯存底為3兆2,024億美元,較上月減少635億美元。日本與瑞士分別減少67億及140億美元,外匯存底餘額分別為1兆771億及8,080億美元。
整體而言,台灣外匯存底的成長顯示出市場穩健性,台股市值的持續上揚則反映了外資對台灣資本市場的高度信心。在國際貨幣競爭日益激烈的情勢下,台灣憑藉穩健的外匯政策及投資收益,成功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