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欣怡、顧元松/台北報導
行政院拍板定案,台鐵票價平均調漲26.8%,並將在6月23日上路。台鐵公司昨(7)日下午召開記者會,強調採遞遠遞減,希望將影響降到最低,預計每年可增加54.73億元收入;另外,外界關注的高鐵票價,交通部政務次長伍勝園表示目前還不適合調漲,等2年後新車進來、成本增加,才是適合談論的時機。
台鐵票價凍漲30年,如今行政院拍板定案,平均漲幅26.8%,預計6月23日即將上路。
民眾:「它的效力還有各方面都要考量到,你不能說只是一下子調解四分之一給消費者,那這樣根本哪有在管理。」
民眾:「像我在花蓮工作,每個月至少要往返3趟以上,那一個月大概就會差1500到接近2000。」
雖然不是不能理解通勤族「凍末條」高喊超有感,但如果民眾是短程搭車或是加入TPASS,換算下來其實影響並不大。
交通部次長伍勝園:「如果以短程來講,我們所謂TPASS,所以它其實並不受短期、這種通勤的並不受影響,假設你沒有加入TPASS,又沒有TPASS的時候,譬如說以台北到板橋,大概只增加7塊錢,比公車、比捷運都便宜。」
台北搭車到板橋區間車票價從15元漲到22元、自強號23元漲到34元,台北到新竹區間車114元調漲到163元、自強號從177元調整為253元,遠程的台北到花蓮自強號票價440元變成583元,長途北高從824元調漲到975元,均未突破千元大關。
台鐵總經理馮輝昇:「依照我們目前財務試算的結果,客運收入大概會增加47.15億,那貨運收入是7.58億,合計會增加54.73億。」
同為高乘載運輸量的高鐵,歷年來旅客日均人次以及營收逐年增加,今年票價是否調漲,同樣備受外界關注。
交通部次長伍勝園:「我個人會覺得不太適合去談票價調漲問題,也許過2年之後,那新車進來以後,那新車進來以後它營業成本可能會增加,那時候才是一個比較適合來談票價調整的時機。」
萬物皆漲全民苦哈哈,未來出門該搭哪種交通工具,考驗民眾精打細算金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