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日對各國宣布「對等關稅」稅率,並保留更早之前宣布的對所有進口車輛課徵25%關稅。英國政府今天宣布下修電動車銷售未達標罰款25%,以減緩國際經貿變局對英國車業的衝擊,同時推進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英國首相施凱爾(前排右2)7日與財政大臣里夫斯(前排右1)一同造訪捷豹荒原路華車廠,宣布政策利多支援英國車業。(圖/中央社)
據英國汽車製造商和貿易商協會(SMMT)統計,英國車業支持全國約81萬3000個就業機會,其中約19萬8000人從事汽車製造。英國車業一年營業額達930億英鎊(近新台幣4兆元),出口額則占英國貨品出口總額約12%。
美國是英國汽車第2大出口市場;SMMT指出,對美出口在英國汽車出口總額占比約為17%。美方新關稅措施對英國汽車製造業造成挑戰;英國品牌「捷豹荒原路華」(Jaguar Land Rover)5日即證實,將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以釐清25%關稅對市場造成的影響。
根據既有規定,若英國汽車製造業者未能達成政府設定的電動車銷售占比,則須為每一輛超過銷售限額的已售出汽、柴油新車支付罰款。英國政府今天分別為一般汽車和廂型車下修這項罰款達25%和20%,也就是業者僅須為每一輛新車分別繳納1萬2000英鎊(約新台幣50萬6000元)和1萬5000英鎊罰款。
此外,官方宣布所有種類(而非原來的僅部分種類)的混合動力車輛皆自2035年起才禁售,以延長業者和消費者向電動車過渡的緩衝時間。汽、柴油車則維持原來的2030年退場期限。政府另重申購車減稅、增設充電站等,一系列旨在盡速提升電動車銷量的措施。
英國政府原定2030年起全面禁售汽、柴油車,但在2023年保守黨執政期間,此期限曾被延至2035年。去年7月工黨上台執政,12月啟動業界諮詢程序,並於今天確認各車種退場期限。
據英國政府規劃,國內汽車業者須每年提高電動車銷售數量在整體新車銷量的占比,目標分別為2024年達到22%、2025年28%,2030年80%。去年電動車在英國新車銷量占比逼近20%,雖創歷年新高,卻仍低於目標值22%。
另一方面,儘管實施罰款,英國政府一向允許業者運用「彈性」機制避免遭罰,例如與其他業者交易電動車銷售配額;將成功下修的汽、柴油車和油電混合車溫室氣體排放量計入減碳績效,換取較優惠的電動車銷售要求;「超標」的電動車銷量可用於抵消過往未達標銷量,以及提前使用未來幾年的非電動車銷售限額。英國政府今天也宣布進一步擴大相關機制的彈性。
不過,不少業者認為,政府有必要加大政策力道,以增進電動車購車誘因為重點。
美國「福特汽車」英國子公司(Ford of Britain)總經理布蘭金(Lisa Brankin)說,官方宣布的各項措施僅是「方向正確的一小步」,而不是電動車市場需要的「大躍進」。車隊管理軟體公司FleetCheck總經理高丁(Peter Golding)則批評,延後混合動力車輛退場時間,只會減少消費者盡速轉換至電動車的動機。
汽車交易網站AutoTrader商務經理普拉瑪(Ian Plummer)指出,政府應提出更多稅賦優惠措施,以提升電動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包括降低公共充電站加值稅(VAT)。
根據現行制度,使用公共充電站,電動車車主需為所使用電力繳納稅率高達20%的VAT,在家充電的稅率則為5%。
英國官方統計顯示,英國在2024年成為歐洲最大、全球第3大的電動車市場,全年售出逾38萬2000輛電動車新車,較2023年增加20%。英國全境有超過7萬5000個電動車公共充電站,政府正推動每29分鐘新設一個充電站。汽、柴油車在英國新車市場銷量占比去年分別下滑至52.2%和6.3%。
英國政府今天並預告6月以前發布新版產業戰略,重點領域包括成長快速的先進製造。
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今天在英格蘭一座「捷豹荒原路華」車廠演說時再次示警,世界正處於「不安全的時代」(age of insecurity),且無論是在安全防衛、或是經貿領域,面臨的都不僅是「過渡階段」,而是持續變動的全新局面。在這樣的新時局,長期以來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種種既定假設,已不合時宜。(中央社倫敦7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