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陳佳鈴報導
▲中美貿易戰中國底氣信心十足,川普也表示雙方正在進行協議,約3~4周能夠達成。(圖/翻攝自新華網、川普X)
美中關稅戰近來越演越烈,然而就在喊出對中國商品加徵最高245%關稅後短短幾天,美國總統川普話鋒一轉,態度疑似放軟的表示「我可能不想再加了」,甚至暗示關稅可能會「往下降一點」。而川普也認為美中雙方將達成協議,何時可達成?川普給出時間表約3~4周。
根據美媒報導,川普近來對中國態度有放軟趨勢,尤其17日在白宮接待義大利總理時突然聲稱中國高層「多次主動聯繫」,還稱習近平「非常聰明、掌控嚴密」、「習近平是我的好朋友」等,強調美中雙方正在對關稅協議進行談判,他認為美中雙方將達成協議,且對達成協議這件事有信心,且未來3至4周內將能達成,但中方尚未對此給出相關回應。
美中貿易戰,中國多次強硬回應美方,根據《金融時報》分析中國沒在怕245%的關稅是因為掌握3張底牌,包括對美國的巨大貿易順差、持有大量美債及在稀土供應鏈中佔據主導地位。首先,中國在2024年對美國貿易順差達到3000億美元,其中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多為大豆、肉品、家禽等農牧產品,中國出口美國則以電子產品、機械和加工礦產為主,相比之下,中國比起美國更容易在其他國家找到進口產品替代。且中國近年有意識地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從2016年的21%下降到2024年的13.4%。紐約市立大學國際經濟學教授瑪塔直言,相比之下美國對於中國依賴度更高,讓中國握有更多的籌碼。
據美國財政部公開數據,截至至2025年1月,持有美債最高的國家是日本的1.079兆美元,第二名就是中國7610億。中國若大規模拋售美債,恐引發市場對美國資產憂慮,甚至進一步導致美元貶值價跌、讓美國進口商品成本增加。
中國最後一張底牌是掌握科技關鍵礦產稀土。生產先進晶片本身就離不開稀土,稀土中的鎵、銦等是制造半導體芯片的關鍵材料,被廣泛應用在手機、電腦、發電設備、汽車引擎以及軍事裝備中,中國手握全球三分之二稀土產量和90%以上加工技術讓美國高度依賴,絕對是在這一場貿易戰中的關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