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美國科技巨頭財報整體表現優於預期,帶動美股反彈。(示意圖/PIXABAY)
儘管美國面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與經濟放緩風險,但大型科技股在最新一輪財報季中展現出比預期更強韌的表現,穩住了整體市場情緒。華爾街原本對於這一季的業績抱持保守態度,但事實證明,即使是稍微疲弱的數據也遠好於最壞情況的預期,使市場得以持續維持樂觀態度。
根據彭博資料顯示,被稱為「Mag7」的七大科技巨頭,包括微軟、亞馬遜、Meta、輝達、蘋果、特斯拉及Alphabet,其2025年整體獲利預計將成長21.6%,營收也可望年增9.7%,這兩項數據在過去一週內都有所上修。雖然蘋果表現未如預期,並因關稅因素導致成本上升,遭到華爾街兩家機構下調評級,但整體而言,科技股仍對市場反彈提供了強力支撐。
尤其是微軟,其Azure雲端服務持續表現強勁,推動該公司整體收入超出預期。亞馬遜則在營運利潤預期略顯保守的情況下,由執行長Andy Jassy親自表示目前尚未觀察到需求減弱的現象。Meta方面也透過與市場預期一致的財測,為數位廣告市場帶來信心。
除了雲端與廣告業務外,AI相關資本支出亦持續成為投資亮點。Meta在最新財報中調升全年資本支出預測,微軟則表示AI基礎建設支出雖明年成長速度將放緩,但整體金額仍將上升。此舉不僅釋放利多訊號,也推升輝達與博通等晶片製造商的股價表現,顯示市場對AI應用硬體需求仍具期待。
Gabelli Funds投資組合經理Hanna Howard指出,科技企業之所以能夠持續擴大支出,是因為過去的投資已證實具備良好回報,進而支撐營運與成長動能。她表示,儘管市場對潛在的下行風險保持警覺,但從現階段來看,「情況比預期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特斯拉則選擇放棄2025年恢復營收成長的預期,成為少數在財報季中釋出相對負面展望的科技企業。蘋果亦坦言新一季將因關稅增加約9億美元成本,引發部分分析師對其成長動能表示疑慮。
儘管仍存在不確定因素,許多華爾街分析師認為目前的業績表現足以支撐美股短線的多頭走勢。Janney Montgomery Scott首席投資策略師Mark Luschini表示,市場原本預期可能會面對非常悲觀的情境,但現在即使是略為疲弱的表現,也因低基期而顯得正向。這使得投資人仍能抱持「半杯滿」的態度面對後續發展。
整體而言,在雲端、AI、數位廣告與晶片等關鍵業務需求穩健的支撐下,Mag7不僅穩住了本季財報,更為整體股市注入新的信心。即便面臨特朗普貿易政策變數與經濟放緩風險,科技股的堅實表現仍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