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蒲世芸/綜合報導
南韓央行總裁李昌鏞 (이창용)於6日在義大利米蘭出席亞洲開發銀行(ADB)年會期間,接受記者訪問時坦言,近期亞洲貨幣普遍走強與美方涉入亞洲匯率談判的「市場預期」密切相關。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台灣媒體報導指「李昌鏞稱美國施壓亞洲貨幣升值」引起爭議,但到底李昌鏞是否有作出「美國施壓」的發言,三立新聞網查核後發現,韓聯社內文可能有更動過。
▲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讓許多國家都相當頭大。(圖/翻攝自川普的官方X平台)
許多台灣媒體報導指「李昌鏞稱美國施壓亞洲貨幣升值」,但李昌鏞本人在記者會上的原話,其實使用的是「要求」(요구)一詞。原文為:李昌鏞表示,「目前還不清楚美國具體對匯率提出什麼要求、未來會怎麼走、是對亞洲國家共同提出要求,還是針對個別國家分別處理等。雖然由企劃財政部在進行實務接觸,或許幾週後情況會更明朗,但截至目前,還不能準確掌握美國真正的意圖。」
▲韓聯社完整報導中,並沒有看到施壓字眼。(圖/翻攝自韓聯社官網,記者重新製圖)
從李昌鏞公開發言來看,他似乎傾向於「尚未定論」,也未直接使用「施壓」這樣的強烈措辭,似乎顯示雙邊溝通仍處於接觸、溝通階段。
▲韓聯社英文報導中,有出現「壓力」一詞。(圖/翻攝自韓聯社官網,記者重新製圖)
三立新聞網進一步查核發現,韓聯社在其英文版新聞網頁使用「施壓」一詞,且若以韓文關鍵字在Google上搜尋,會發現韓文「壓力」一詞,出現在韓聯社報導的內文摘要中。進一步比對,會發現韓聯社6日下午3點出版的重點新聞摘要中,出現了這段話:「第一是美國在與各個國家接觸時,正在施壓讓本國貨幣升值的壓力;第二是美中之間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變高了。」
但點進下方的完整新聞連結,內文並未提及任何「施壓」說法。
▲韓聯社焦點新聞中摘要文字內容有提及「施壓」。(圖/翻攝自韓聯社官網,記者重新製圖)
李昌鏞此次出訪,是為參與ADB年會與東協(ASEAN)財長及央行總裁會議。他指出,近期韓元曾大幅升值至1380韓元(約新台幣30元)兌換1美元附近,確實與「美國可能與亞洲各國進行匯率協商」的市場預期有關。他也分析,這波變化並非源自出口或投資基本面,而是純粹因為「美國正在跟我們(亞洲國家)談」。
不過李昌鏞也提醒,匯率的下跌是否已見底還言之過早,「一旦美中談判風向改變,或美方政策調整,匯率可能再次波動」,強調市場仍處於高度不確定性。引述韓聯社6日報導,李昌鏞說:「韓國的外匯市場深度較淺,一旦市場預期出現變化,就容易出現單邊交易與集中現象。由於市場結構與成熟市場大不相同,韓國必須同時關注雙向波動風險。」
▲南韓央行總裁李昌鏞提到,對於美國的想法仍是難以捉摸。(圖/翻攝自韓國銀行한국은행官網)
此外,李昌鏞還提及,目前南韓央行正處於貨幣寬鬆週期,已經三度降息,未來也會「視經濟情勢充分降息」,但也會考量家庭債務、匯率、美國貿易政策等內外部變數,審慎決定節奏。他強調:「不是說這個月沒降息就代表做錯了,希望外界不要只因一次決策時間就說我們實施錯誤政策。」
在美中貿易與匯率局勢尚未明朗之際,李昌鏞的一番話,點出了目前南韓面對國際經濟壓力下的尷尬與謹慎。他也直言:「現在我們還無法斷定,美國究竟是希望強勢美元還是弱勢美元。這部分需要進一步觀察與掌握。」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