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千億撥補台電未過審議 郭智輝嘆:對產業最重要是電價
  • A-
  • A
  • A+

日本近期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談成關稅稅率為15%。經濟部長郭智輝今天表示,在美國談判的台灣經貿代表都有掌握相關變數,以不影響國內產業利益為原則。他也強調,除了關稅、新台幣匯率等挑戰外,對產業最重要的就是電價,但近期撥補台電經費案立法院都未通過審議。

郭智輝說,除關稅與台幣匯率挑戰,對產業最重要是電價。(圖/行政院提供)

▲郭智輝說,除關稅與台幣匯率挑戰,對產業最重要是電價。(圖/行政院提供)

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今(25)日登場,副總統蕭美琴、經濟部長郭智輝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等人出席。

郭智輝以「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化 協助產業提升競爭力」為題發表演講指出,為配合政策穩定物價,台電近年吸收約新台幣6000億元,他到任後,希望每年替台電爭取1000億元撥補,但去年、今年預算都未通過立法院審議。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挑戰,郭智輝表示,由於製造業者反映電價不能再漲,因此行政院在特別預算編列千億撥補台電,但近日也沒通過三讀;他強調,除了關稅、匯率等挑戰,對產業最重要的就是電價。

郭智輝指出,新台幣近日升勢強勁,受出口暢旺、預期心理和市場禿鷹等因素影響,業者皆反映政府要穩定匯率。經濟部底下的國營事業每年買匯約需400億美元,購買天然氣、煤炭和石油等,但中小企業並無匯率避險概念,不像大企業會有財務相關專業人才,可以提早因應匯率變動。

為了因應匯率波動對企業經營造成的風險,經濟部近期啟動「協助產業因應匯率變化任務小組」,根據經濟部簡報內容,除了協調8家公股銀行及多家民營銀行網站設置避險服務專區協助中小企業,也與銀行研議,撮合國營事業購匯需求與中小企業的售匯需求可行性。

郭智輝透露,近期已和國內銀行開會,希望銀行可以在現有規定下設計相關產品,協助業者穩定匯率,銀行也將於下週對中小企業提供相關服務。

至於外界關注台美關稅談判進度,郭智輝表示,美國應該會在8月1日前與各國確定關稅稅率,但美國也表態,各國若不滿意談判結果可以繼續再談;針對近期美日達成貿易協定,在美國談判的台灣經貿代表都有掌握相關變數,會以不影響國內產業利益為原則進行談判。

在推動AI應用方面,郭智輝指出,已和4所大學啟動1+2方案,目標為培育5萬名台灣應屆畢業生,政府將提供培訓1年的訓練費用,希望未來學生進入職場,企業每個月的聘用薪資達新台幣3.8萬元。同時,為因應少子化挑戰,政府也推動2+4方案,希望每年培育2.5萬名AI國際人才,對接產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