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半導體製程中特化產業,台灣也慢慢卡進重要位置。(示意圖/翻攝自Pixbay)
隨著半導體製程持續邁向先進節點,光阻及周邊材料的重要性顯著提升,台灣特用化學廠正積極卡位此波結構性成長契機。根據研調機構 Deloitte 與 WSTS 資料,2025 年全球黃光微影材料(光阻及周邊)市場規模約 67 億美元,預估 2030 年將成長至 96 億美元。尤其在 N3、N2 製程中,高良率需求推升 Rinse(表面改質劑)、BARC(底部抗反射層)、EBR(洗邊劑)等周邊材料用量顯著上升,3 奈米與 2 奈米節點用量比已達 1.0:1.7,增量主要來自 BARC 與 EBR。
事實上,特化產業行業中多由日本占多數地位,不過法人點讚台灣的新應材(4749)、崇越(5434)、三福化(4755)。其中,新應材(4749)受到福邦證券、國泰期貨證券用力按讚。
新應材(4749)被視為台灣卡位先進製程的指標廠商,2025 年 EPS 預估為 10.18 元,年增 19.62%,並已成為台系晶圓廠 N3 Rinse 獨家供應商。法人指出,隨 N2 製程量產,新應材不僅有望維持 Rinse 獨供地位,旗下 BARC 與 EBR 產品亦可望放量挹注營收。該公司歷史本益比區間介於 40.2 倍至 70.9 倍,反映其深耕先進製程材料的稀缺性。
崇越(5434)則在成熟製程供應鏈穩健經營,2025 年 EPS 預估 21.16 元,年增 10.61%,主要客戶包含台積電與台灣多家記憶體、面板大廠,長期供應 65 奈米至 28 奈米等相關材料。崇越歷史本益比區間 8.7 倍至 16.7 倍,評價較新應材低,但獲利基礎穩健,具防禦性。
此外,主打 TMAH 廢液回收與 CoWoS(晶圓上晶圓封裝)相關化材的三福化(4755),2025 年 EPS 預估 5.50 元,年增 34.15%,成長幅度居同業之冠。法人認為,隨 CoWoS 封裝滲透率提升,TMAH 回收需求有望持續攀升,帶動三福化營收及毛利結構優化。
法人分析,台灣特用化學廠在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趨勢下具備策略地位,未來隨先進製程擴產及周邊材料用量成長,新應材、崇越及三福化將各自受惠於不同製程段的結構性需求,投資人可持續關注新品導入及大客戶擴產動態。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