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貿易戰真有贏家?美關稅如迴力鏢 專家分析:美國消費者將受嚴重影響
  • A-
  • A
  • A+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本周祭出的關稅攻勢讓許多國家被打成輸家,且受害國不分貧富,像是寮國、阿爾及利亞等貧窮小國,到加拿大、瑞士等富裕的美國貿易夥伴,自8月7日起,他們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面臨特別高的關稅。

而少數比較接近「贏家」的國家,雖然關稅稅率較低,但為了達到這項成果也對川普讓利不少,因此長遠來看,這些「贏家」時否能贏到最後也是個謎。最後,發起這場關稅戰、大力推動保護主義政策的美國,恐怕也會被自己的關稅迴力鏢打到。有專家就說,很可能每個人都是輸家。

川普執政僅半年便已摧毀協商為本的全球經濟秩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川普執政僅半年便已摧毀協商為本的全球經濟秩序。(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川普執政僅半年 已毀協商為本的全球經濟秩序

美聯社3日報導指,川普重返白宮也才半年多,立刻就摧毀了以協商為基礎的全球經濟秩序,取而代之的,是川普自定的規則與系統。他利用美國強大的經濟實力懲罰不願接受單方面協議的國家,又對那些讓步、接受單方協議的國家榨取巨大的利益。

美國前貿易官員、世界貿易組織前副秘書長沃爾夫(Alan Wolff)說:「最大贏家是川普,他賭其他國家會因為被威脅而乖乖就範,結果真的成功了,非常戲劇化。」

這個戲劇性的過程始於川普稱之為「解放日」的4月2日,當時他宣布對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徵收高達50%的「對等關稅」,以及對其他大多數國家徵收10%的「基準稅」。

援引1977年法律 川普堅稱逆差構成國家緊急狀態

川普援引1977年法律,宣稱貿易逆差已對美國構成國家緊急狀態,接著便將大規模徵稅正當化,此舉也讓川普繞過原本屬於國會的稅收權限,其中包含關稅。目前這項行動正面臨法院挑戰。

4月2日對等關稅一宣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很快地川普暫停「對等關稅」90天,給各國談判的機會。

期限之前,不少國家選擇妥協,接受川普的高額關稅要求,以換取繼續進入美國這個巨大市場的「特權」。例如,儘管美國過去19年來一直對英國有貿易順差,川普仍要求英國讓步,英國最後同意美國對英課徵10%關稅,這項關稅在川普開打全球貿易戰前僅為1.3%。

歐盟與日本也接受15%的關稅,這數字遠高於他們去年僅需支付的個位數稅率,但相較川普最初給出的關稅數字:歐盟30%、日本25%來說,已經明顯降低。

如果美國法院推翻川普的關稅政策,輸家或許還有機會翻身。(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如果美國法院推翻川普的關稅政策,輸家或許還有機會翻身。(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各國紛紛錢去談判 努力讓關稅降低

其他同意高額關稅的國家還包括巴基斯坦、南韓、越南、印尼與菲律賓。即便是那些在未達成協議下關稅獲調降的國家,其稅率仍遠高於川普上台前。例如非洲國家安哥拉的關稅雖從32%降至15%,但2022年美國課徵安哥拉的關稅僅為1.5%。

台灣一樣屬尚未達成協議的國家,稅率從32%降至目前的20%。總統賴清德1日向媒體表示:「20%從一開始就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希望在後續談判中能爭取到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

川普也同意將南部非洲小國賴索托的關稅從50%降到15%,但賴國可能早已受到重創。而未讓步或觸怒川普的國家,遭受更嚴厲懲罰。

貧窮國家也被課高關稅 巴西也被課50%

一些貧窮國家也未能倖免。寮國人均GDP僅2100美元(約6.2萬台幣),阿爾及利亞為5600美元(約16.7萬台幣),相較美國7.5萬美元(約223萬台幣),雙方收入差距非常懸殊。但川普仍對寮國徵收40%關稅,對阿爾及利亞課以30%稅率。

川普對巴西徵收50%進口稅,主要因為他不滿巴西對待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方式,波索納洛目前因試圖推翻2022年選舉結果而面臨審判。儘管美國自2007年以來每年對巴西都是出口大於進口,川普仍照打不誤。

川普對巴西徵收50%進口稅引起巴西民眾抗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川普對巴西徵收50%進口稅引起巴西民眾抗議。(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瑞士被課39%比最初還高 後悔沒跟美談判

至於加拿大這個長期盟友則被川普課以35%關稅,部分是為了懲罰加拿大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川普是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堅定盟友。

瑞士更是被課以高達39%的進口稅,甚至比4月2日原本宣布的31%還高。美國前貿易官員沃爾夫表示:「瑞士人現在可能希望當初能派人駐紮在華盛頓和美方談判。」

有機會翻盤?美國法院正在審理關稅政策合法性

如果美國法院推翻川普的關稅政策,輸家或許還有機會翻身。五家美國企業與12個州正在控告川普,認為他在「解放日」所宣布的關稅,超過1977年法律授予的權限。

紐約的美國國際貿易法院5月初步同意這項觀點並阻止關稅實施,但川普政府仍獲准在上訴期間繼續徵稅。此案可能最終將進入美國最高法院,上周四(7/31)的上訴庭聽證中,法官們對川普的正當性理由表達懷疑。

紐約法學院國際法中心聯合主任阿普頓(Barry Appleton)說:「如果關稅被駁回,那麼巴西或許就不是輸家,反而是贏家。」

哪些產品會變貴?誰付出代價?

川普宣稱他的關稅是對外國課稅,但這些關稅實際上是由美國的進口公司支付,且最後成本常常是轉嫁給消費者,也就是以更高價格出售商品。關稅的確可能迫使他國出口商削價、降低利潤,甚至失去市場,但代價往往是美國人來承擔。

高盛經濟學家估算,海外出口商只吸收約1/5的關稅成本,美國消費者與企業承擔了大部分。

包括沃爾瑪、寶僑(P&G)、福特、百思買(Best Buy)、Adidas、Nike、美泰兒(Mattel)、史丹利百得(Stanley Black & Decker)等公司,皆因美國關稅上調而提高價格。

專家解釋,關稅會讓很多日用品變貴,因此對低收入者的影響最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專家解釋,關稅會讓很多日用品變貴,因此對低收入者的影響最大。(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最大輸家:美國消費者 低收入者影響最大

紐約法學院國際法中心聯合主任阿普頓解釋:「這就是一種消費稅,所以它對低收入者的影響最大,球鞋、書包……你的家電會變貴。你的電視和電子產品會變貴。你的電玩主機也會變貴,因為這些東西沒有一樣是在美國製造的。」

耶魯大學的預算實驗室指出,自2025年初以來,美國平均關稅從2.5%調升至18.3%,創下自1934年以來最高紀錄。該實驗室估算,這將讓每個美國家庭每年多支出2,400美元。沃爾夫說:「美國消費者是最大的輸家。」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