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世界之最/「代孕機器人」傳一年內問世 「價格曝光」顛覆想像
  • A-
  • A
  • A+

大陸中心/唐家興報導

震撼全球!「代孕機器人」傳一年內可正式問世。(圖/翻攝自微博)

▲震撼全球!「代孕機器人」傳一年內可正式問世。(圖/翻攝自微博)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盛大舉行,人工智慧(AI)與機器人科技再掀高潮。近日,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博士張其峰帶領團隊,宣布正在開發全球首個「代孕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內置創新的「人工子宮」系統,模擬人類懷孕和分娩過程,預計一年內可正式面世,售價控制在人民幣十萬元(約新台幣40萬元)以內。

代孕機器人技術突破:人工子宮還原真實孕育體驗

據《江南都市報》報導,這款代孕機器人與傳統試管嬰兒及代孕方式有明顯差異。該系統不僅仿造子宮的環境,還被整合在仿人形機器人體內,能夠模擬從受孕到分娩的完整過程。張其峰博士表示,機器人配備的人造子宮完全模擬人類子宮環境,並結合先進孕育箱技術,安置於機器人體內腹部,為現代年輕人提供不懷孕卻渴望生育的全新解決方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張其峰。(圖/翻攝自微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博士張其峰。(圖/翻攝自微博)

內部機制揭秘:溫控營養輸送打造安全孕育環境

機器人孕育箱的技術核心在於能夠完整模擬胚胎植入、發育直至自然分娩的生理過程。機器人外觀設計擬真,模擬孕婦腹部隆起及胎動,內部則配備溫控系統、營養供應及代謝廢物排除功能,模擬子宮的生理條件,替代人體孕育功能。

技術挑戰與倫理爭議:人造子宮尚需重大突破

目前這項技術仍面臨諸多挑戰。人工子宮的應用仍局限於動物實驗階段,例如羊胎存活僅4周、鼠胚胎存活6天,人類胚胎的完整機器孕育尚無成功案例。關鍵技術難題包括胎盤代謝、免疫系統模擬及神經發育等複雜機制的再現。此外,部分專家質疑機器人形態本身對孕育過程無實質幫助,認為技術瓶頸主要在於生物相容性,機器人外殼多為「營銷噱頭」。更重要的是,這類技術可能帶來傳統倫理和親子關係的社會影響,亟待深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