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廖珪如
▲行政院就工具機面臨日韓挑戰做出報告。(圖/翻攝經貿辦資料)
台灣20%暫行關稅已上路,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今(11)日說明,相比原先32%的對等關稅稅率,20%的衝擊評估減少逾半,但個別產業如競爭對手為日、韓的工具機,會衝擊較大,政院將依情勢滾動調整產業支持方案措施,進行個別協助。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龔明鑫、政委兼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人今天出席行政院記者會,說明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
玉山投顧報告分析,台灣輸美工具機產品原適用MFN稅率為4.7%,疊加20%對等關稅後,新關稅為24.7%。原先出口美國工具機稅率約2%~5%、零組件約8%,在疊加後與相較日、韓(稅率15%,日本不疊加)等競爭對手國輸美關稅仍偏高,加上近期台幣仍相對強勢,勢必影響工具機業獲利空間。
上銀近期公佈7月營收20.02億元,月增3.2%,但受新台幣匯率升值影響,年減5.6%。達成率符合預期,主要受惠半導體產業持續擴廠增產,帶動晶圓機器人與半導體移載系統接單、出貨明顯增溫,同步反映於大銀微7月營收2.29億,月增8.3%,年增31.6%,目前僅維持推薦大銀微系統(4576)。
若電子產品豁免 則總經可控
富邦投顧就總體分析,評估今年前 7 月台灣對美國出口中高達 79%為資通訊、電子零組件及光學器材等電子相關產品,8月7日 生效實施的對等關稅影響的產品約占台灣對美總出口的21%;因此20%對等關稅與 MFN 疊加關稅若受衝擊,對整體出口額影響將可控,但對傳統產業衝擊性將較高,而且若傳產商品在美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免於疊加 MFN 關稅的日本廠商,則受衝擊程度加深,須留意紡織、工具機、自行車等產品對美出口占該產品總出口達1-3成,高達 25-40%總關稅稅率對營運影響將最高。
整體而言,若電子與資通訊主要輸美產品最終仍豁免關稅,對台灣整體出口、經濟風險可控,但對於受創產業,政府須給予支持,避免衝擊產業發展與就業;今年上半年台灣GDP 累計平均成長率高達6.74%,5月以來各機構對於下半年GDP 平均成長率估值約在 0.8%~1.1%之間,實際影響仍須觀察美國最後公布的半導體關稅生效時間、對包含半導體產品的終端產品的課稅方式等細節,以及台灣主要品牌客戶取得豁免情況。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