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怎麼沒買台積電?「內線交易王」川普持股大公開 蘋果、輝達都買了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川普最新財報揭露,手上壓了輝達、蘋果,偏偏政策又大幅放水給這兩家公司,川普宣布蘋果免徵百%晶片關稅,輝達也能恢復賣AI晶片給中國,股價漲翻他自己也賺翻,恐有「總統當股神,政策自己護航」的嫌疑,但也令外界好奇,川普會不會想買台積電?
川普最新財報揭露,手上壓了輝達、蘋果,偏偏政策又大幅放水給這兩家公司,川普宣布蘋果免徵百%晶片關稅,輝達也能恢復賣AI晶片給中國,股價漲翻他自己也賺翻,恐有「總統當股神,政策自己護航」的嫌疑,但也令外界好奇,川普會不會想買台積電?

多次指責政壇對手裴洛希涉嫌內線的川普,雖然早就是世界知名的房地產大亨,整個家族超過10代都可能不缺錢,但,錢永遠不嫌多,他近日公布了自己資產配置中的持股比重,雖然佔他總資產的比例非常低,但也可以看出他的投資片好以科技股為主,輝達、蘋果都在他的口袋中,令人好奇的是,既然他那麼「看重」台積電,不知道何時也進場順手買個幾張?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新提交給美國聯邦政府倫理辦公室(OGE)的財務申報文件出爐,再度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文件顯示,截至2024年底,川普的投資組合涵蓋數百家公司,其中輝達(Nvidia)、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投資公司黑石集團(Blackstone)等少數個股持有金額超過60萬美元。這份資料的公布,恰逢川普政府對科技企業祭出一連串重大政策讓步,與其持股結構的重疊,引爆外界對利益衝突的爭議。

輝達與蘋果成最大亮點

根據披露,川普持有價值 61.5萬至130萬美元的輝達股票,以及 65萬至135萬美元的蘋果股票。此外,他還持有微軟、黑石等大型藍籌股,單檔持股金額同樣在60萬美元以上。

這份投資規模雖與川普房地產帝國、加密貨幣資產相比不算龐大,卻因近期政策動向而備受放大。就在申報文件公布前一週,川普宣布 豁免蘋果產品適用的100%半導體關稅,理由是蘋果承諾在美國本土投入1000億美元建廠,並在未來四年追加高達5000億美元的經濟投資。

另一邊,川普政府也同意允許輝達恢復向中國銷售人工智慧晶片,條件是美國政府能從相關交易中抽取15%的收入。消息一出,蘋果與輝達股價隨即應聲大漲,而川普名下持股價值也跟著水漲船高。

批評聲浪四起:利益衝突疑雲難解

這些政策讓步原已在國會和輿論場中引發爭議,如今再加上川普本人正持有相關公司股票,更讓質疑聲浪沸騰。批評者指出,輝達的「抽稅交易」近乎變相行賄,而蘋果的關稅豁免也讓人懷疑總統是否「一手政策、一手獲利」。

然而,白宮發言人強調「不存在利益衝突」,並表示川普的投資完全由獨立經理人管理,川普本人與家族成員「沒有能力指揮或影響投資決策」。川普集團發言人也聲稱,投資組合透過電腦化模型自動複製指數運作,與總統日常決策毫無關聯。

不過,外界對此說法仍存疑。由於川普並未將資產置於法律意義上的「盲目信託」(blind trust),而是交由子女管理的信託架構,他仍保有對投資內容的知情權。這樣的安排,被批評無法徹底切斷投資與政策之間的潛在連結。

第一任期:房地產為主 股票保守分散

事實上,川普在第一任期(2017–2021)就曾面臨類似爭議。根據當時的財務申報,他的主要財富來源仍是房地產事業,包括Mar-a-Lago俱樂部、Trump National Doral高爾夫度假村等資產,估值動輒超過5000萬美元。

股票部分則相對保守,他透過不同經紀商帳戶持有藍籌股,金額大多僅落在數千至數萬美元,單檔投資規模遠小於今日。外界的批評焦點,也更多集中在川普未使用盲目信託,以及其企業與外國資金往來可能帶來的倫理風險。

據彭博社估計,川普在2021年第一任期結束時的淨資產約23億美元,較上任前30億美元有所下滑,主要因疫情衝擊房地產業務。

第二任期:投資結構更複雜 TMTG與加密貨幣成新焦點

進入第二任期後,川普的投資結構明顯多元化。除了蘋果、輝達等科技股,他最大的一筆單一投資是「川普媒體與技術集團(TMTG)」,持股價值約23億美元。此外,他還大舉進入加密貨幣市場,持有超過150億枚「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代幣,名目價值高達數億美元,另有100萬至500萬美元的以太坊。

這些新型資產大幅推升川普的財富規模。《紐約時報》估計,川普2025年的淨資產可能超過100億美元;《福布斯》則相對保守,估值約53億美元。

利益衝突爭議持續延燒

儘管川普一再強調自身「比其他總統更清廉」,白宮甚至聲稱他是「現代史上第一位在離任後反而虧損的總統」,但這一說法與現有財務數據並不一致。外界普遍認為,他與所持公司之間的政策互動,仍存在難以迴避的利益糾葛。

特別是這次蘋果和輝達的案例,讓「政策換股價」的質疑更加直白。民主黨議員與政府監督團體呼籲,川普應比照歷任總統,將資產完全放入盲目信託,以避免在重大經濟政策上陷入「公私不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