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中心/黃韻璇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已經表示,與英特爾(Intel)達成協議,美國政府將持有這間晶片製造商10%股權,此前外媒引述消息人士說法,這樣的「美國政府入股」模式,台積電、三星恐會被要求比照辦理,不過22日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已經證實川普政府「不會入股台積電」。而外資分析則認為,英特爾這種「虛假競爭」,實際上可能更有利於台積電,讓其免受壟斷監管的壓力、減緩地緣政治風險。
據「摩根大通」一篇最新報告分析指出,市場高估了英特爾對台積電的競爭威脅,而這樣的「虛假競爭」,反而更有利於台積電,讓台積電規避掉壟斷監管的壓力,還能減緩地緣政治風險。
報告指出,英特爾為客戶營造出「第二選擇」的假象,實際上有助於台積電免受政府對於壟斷的嚴格監管,更減輕了川普「製造業回流美國」這項政策的壓力。

摩根大通直言,英特爾現階段無法真正挑戰台積電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反而扮演「競爭者」的角色,讓台積電在地緣政治、全球監管機構下,有了一絲喘息空間,作為較弱競爭者的英特爾,反而對台積電來說是「利多」。
此外,摩根大通進一步分析,即使是蘋果(Apple)、輝達(Nvidia)等台積電主要客戶,都參與了英特爾代工計畫,對於台積電影響仍相當有限。分析師建議,英特爾應專注於「N-1」或「N-2」製程,也就是落後台積電一至兩代的技術,而非急於求成進攻最先進節點。摩根大通預估,台積電在未來幾年內,仍可穩坐先進製程霸主,市占率仍維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