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陳佳鈴報導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不少富裕階層與中產階層近年選擇到海外投資置產。其中,日本因特殊的宗教法人制度,可享多項稅務優惠,近期更引發中國買家掀起收購寺廟的熱潮,連火葬場都買,逃稅相當瘋狂。
據日媒22日報導,日本的神社與寺廟被視為地方社區的公共聚會場所,因此一旦取得宗教法人的代表或董事資格,便可享有多項稅務優惠,包括免繳土地與建築的固定資產稅,且在傳承寺廟時無需支付遺產稅。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規定對國籍沒有設限。
然而,在少子化與高齡化衝擊下,日本許多寺院後繼乏人。根據文化廳2023年的調查,全國已有4,431個宗教法人雖保有法人資格,但無實際宗教活動。這些「無人寺」成為投資者眼中的標的。
真言宗豐山派天明寺住持鈴木辨望表示,這類政策對想降低稅負的富裕群體具有高度吸引力,因此不少買家,尤其是中國人,積極尋找沒有繼承人或已停止運作的寺廟。他直言憂慮,部分收購行為並非出於宗教目的,而是另有企圖,「情況相當嚴重」。
鈴木並透露,不僅中國買家,日本本地的知名企業家與醫師也參與收購;外資甚至進一步延伸至與寺廟密切相關的殯葬領域。他指出,在東京主要火葬場中,除了兩處屬於公營機構,其餘幾乎已被中資掌控。外界憂心,若此趨勢持續發展,日本傳統宗教設施與公共資源恐將逐步淪為外資炒作的標的,進一步衝擊當地社會文化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