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華爾街在消化七月消費者通膨數據之際,美股週五(29)日自歷史高點回落,四大指數全面收黑。標普500指數下跌0.64%,結束漲勢,但仍連續第四個月走升;道瓊下跌0.20%,那斯達克跌幅擴大至1.15%,費半更大跌3.15%,AI概念股與晶片股成為壓盤重心。
台股方面,台指期夜盤下跌207點,台積電期貨同步下挫20元作收,顯示市場對權值股表現持續保守。籌碼動向上,融資餘額增加20億元,散戶加碼的跡象明顯,不過法人偏空操作,外資與投信皆呈現賣超,法人分析指出,近期市場對AI需求的高漲預期逐漸冷卻,加上美國經濟數據顯示通膨壓力仍存,使得資金在高檔選擇獲利了結。這樣的走勢恐延續至台灣電子族群,特別是高價股與半導體族群,今(1)日開盤勢必成為壓盤來源,恐加深今現貨開低壓力。
市場消息面上,美國商務部公布7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率2.9%,創下今年以來高點,加上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消,費者信心降至三個月低點,顯示經濟放緩與通膨疑慮並存,進一步引發市場對聯準會9月是否降息的爭議。投資人押注降息機率已升至89%,但同時擔憂通膨可能加速,導致資金動能轉趨謹慎。
此外,聯準會理事庫克週四向法院提起訴訟,試圖阻止美國總統川普解職她的行動。貿易與政治風險也再度干擾市場情緒,美國正式結束低價商品的小額豁免政策,所有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將開始課徵關稅,市場擔心這將推升消費品成本,壓抑零售與食品家用品企業的獲利空間。另一方面,美國法院也在上週五裁定,總統川普推行的全球關稅大多違法,對政策前景再添不確定性。
法人指出,短線美股科技股修正,特別是AI及半導體族群跌幅沉重,將直接牽動台股電子權值股走勢。台積電夜盤回落,恐成為大盤指數壓力來源;加上外資賣超態勢未見改善,台股開盤預料將延續弱勢整理格局。
分析師提醒投資人短線宜保守應對,避免過度追價,操作上以防禦型族群如金融、傳產股分散風險,並觀察台積電及權值股是否能止穩。若成交量能放大且守住24,000點關卡,台股才有機會化解回檔壓力。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