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彭淇昀報導
美國撤銷台積電在中國的「驗證最終用戶(VEU)」豁免,這也是繼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 NAND)後,再有晶片大廠遭取消豁免。不過,此舉對台積電來說影響有限,但對南韓影響甚大。

美國宣布取消三星電子、SK海力士的「驗證最終用戶(VEU)」豁免後,SK海力士股價下跌近5%,而三星電子股價下跌逾2%;接著台積電也遭到撤銷豁免。
對於豁免遭撤銷,台積電也發出聲明證實收到美國政府通知,將於2025年12月31日起撤銷對台積電南京工廠的VEU授權。台積電也表示,正在評估形勢並採取適當措施,包括與美國政府溝通,也將致力於確保台積電南京廠的運作不間斷。
美國撤銷VEU授權後,雖然企業仍可申請許可,但流程更加複雜且不易通過,這也讓原本在豁免下運作的中國工廠,無法再輕鬆進行半導體設備的出口、維修和升級,直接對企業營運形成阻力。
針對此次政策,南韓記憶體大廠影響最為嚴重,SK海力士在中國的DRAM佔全球產能35-40%,NAND則佔35-40%;三星電子則有約40-45%的NAND產能在中國。而這些比例顯示,南韓廠商對中國工廠的依賴程度遠高於台積電,因此衝擊更直接,台積電在中國的邏輯晶片產能僅占全球一小部分,影響相對有限。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取消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企業在中國使用美國半導體設備的豁免資格,雖然這項政策短期內應不至於使工廠立即停擺,因為他們仍可申請維持運作的許可證,但未來擴產或升級將受到限制。此外,美國設備供應商科林研發(KLA)、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科磊(Lam Research)的業務可能受到壓抑,而競爭對手美光(Micron Technology)則可能從中獲利。總體而言,這為全球半導體市場佈局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