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程正邦報導

台股屢創歷史新高之際,市場底層的風險警報卻再度響起。上櫃PCB概念股「金居」(8358)今(12)日傳出重磅消息,爆發新台幣3,271.3萬元的違約交割案,不僅是該股在短短一個月內的第二度「翻車」,更創下今年以來上櫃市場單一筆違約金額的最高紀錄。

根據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櫃買中心)的公告,金居的違約交割案是由元富證券、口袋證券及群益金鼎證券等多家券商分公司通報。資料顯示,這起違約交割案涉及多名投資人,其中來自元富證券的一位單一投資人違約金額就已超過1,0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非金居今年首次爆出違約。就在8月19日,該股才剛發生一筆金額達1,093.75萬元的違約交割案。短短不到一個月內,違約金額暴增三倍,顯示出其股價波動的劇烈程度。櫃買中心統計,這筆高達3,271.3萬元的違約交割案,是今年度上櫃公司發生的第9起個案,也是全體上市櫃市場的第11件。

什麼是「違約交割」?為何「妖股」頻繁爆發?
「違約交割」意指投資人在買進股票後,未能於規定的兩日(T+2)內,將交割款項存入銀行帳戶,導致交易失敗。這類事件通常發生在股價快速下跌、讓投資人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或是當投資人使用信用交易槓桿過大,導致無力補足款項時。
而被市場暱稱為「妖股」的個股,因其股價暴漲暴跌、籌碼集中且投機性強等特性,特別容易發生違約交割。這類股票的漲勢通常由特定的短期資金推動,當股價急遽反轉時,追高或使用高槓桿的投資人便可能因虧損過大或資金週轉不靈,選擇違約。金居作為PCB族群中的熱門標的,其股價在今年屢次上演驚人漲跌,也使得違約風險隨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