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雞肉大廠卜蜂(1215)董事長鄭武樾,日前在證交所法說會中表示,2025年雖然外在大環境不佳,但公司將持續強化禽、畜產肉品分切,並持續投資食品加工產業,推進產業鏈垂直整合,營運大方向依舊正確,因此對全年獲利持審慎樂觀看法。法人指出,卜蜂不僅在上半年交出亮眼成績單,下半年還有新廠投產的利多支撐,長期成長動能值得關注。
卜蜂2025年第二季營收達70.61億元,毛利率21.16%,雖較前一季小幅減少0.26個百分點,但較去年同期成長5.43個百分點。稅後純益7.6億元,季增8.51%、年增1.01倍,再度改寫新高紀錄,每股純益(EPS)為2.57元。累計上半年營收137.58億元,毛利率21.29%,較去年同期提升5.46個百分點;稅後純益14.6億元,年增95.83%,每股純益4.95元,同樣刷新歷史同期新高。法人解讀,獲利增長幅度遠超市場預期,公司經營策略奏效。
雖然整體市場消費力道,受到通膨及經濟放緩挑戰,但卜蜂已提前布局產業鏈整合,特別是在禽畜肉品的分切與深加工領域加大投資,逐步提升附加價值。近期卜蜂投資的桃園肉品分切廠已完成建置,正待核發使用執照,預計最快年底或2026年第一季投入營運,將從事豬肉分切。該廠初期規劃每日分切50頭,未來可望放大至每日500頭,完工後每年營收上看30億元,將成為公司未來幾年營運的新引擎。
卜蜂目前全國養豬頭數約在521 萬頭,主要集中在中南部,且逐漸朝向專業化、規模化、大型化發展,卜蜂是國內最大的養豬戶,豬價上漲時,利差擴大,公司受惠。今年卜蜂肉品事業(雞肉)轉虧為盈,另外較低的雞價也對食品加工獲利有利。飼料在國內競爭激烈,公司目前仍有獲利,其三座飼料廠約有40%-50%的產量自用,外賣比重已逐漸降低。公司生產銷售採行一條龍方式,飼料自產可有效降低成本,目前飼料事業仍是有獲利。
分析師指出,卜蜂能在景氣不佳時逆勢繳出佳績,毛利率創高顯示公司已逐步擺脫原物料價格波動影響,而分切廠投產後更能提高產品價值鏈控制力。法人認為,下半年若消費市場持續回溫,搭配新產能釋出,卜蜂全年營收獲利有望再創佳績。
但隨著分切廠投產在即,仍具題材延續效應,中長線來看,公司穩健的垂直整合模式及不斷擴充的產能,將使卜蜂持續受惠於內需市場成長與食品加工需求。投資人若看好防禦型食品產業,卜蜂依然是具備穩健現金流與長期成長潛力的代表標的。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