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台股(30)日在外資強力回補下展現強勁反彈力道,加權指數終場大漲240.22點,收在25,820.54點,漲幅0.94%,成交量達4,285億元。櫃買指數同樣勁揚1.67%,中小型股全面沸騰。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34億元,其中以外資大買65.5億元最為關鍵,自營商亦同步加碼60億元,投信小幅買超8.6億元,法人資金齊心推升大盤走揚。
觀察外資今日操作動向,買超前五大分別為力積電(6770)、聯電(2303)、永豐金(2890)、台新新光金(2887)與台企銀(2834),可見外資資金集中在半導體與金融族群。力積電成為最大亮點,外資大舉買進33,904張,股價漲停2.3元收25.4元,顯示市場看好記憶體報價回升及公司營運轉機。聯電獲外資買超20,624張,股價收45.55元,上漲0.7元,漲幅1.56%,受惠成熟製程產能利用率回升。
金融股則成為另一吸金焦點。永豐金今日獲外資買超18,816張,股價收25元,上漲0.55元,漲幅2.25%;台新新光金買超16,554張,終場收18元,上漲1.12%;台企銀則吸引16,451張買盤,收15.75元,上漲0.2元,漲幅1.29%。法人解讀,在美債殖利率震盪之際,金控股股息率優勢再度獲得青睞,資金轉向金融防禦標的避險。
相對之下,外資賣超前五名個股則分別為華邦電(2344)、仁寶(2324)、東元(1504)、興富發(2542)及鴻海(2317)。其中,華邦電遭外資調節29,807張,股價卻逆勢大漲2.65元收34.05元,漲幅8.44%,主要受惠於法人圈看好記憶體產業進入新一波上升循環,市場資金搶先卡位,使得籌碼出現土洋對作局面。仁寶被賣超22,908張,股價收32.4元,下跌1元,跌幅2.99%。
東元遭賣超12,512張,股價小漲0.5元收95.1元,漲幅0.53%,反映電力基建概念仍具題材支撐。興富發被調節11,387張,股價收40.25元,下跌1.05元,跌幅2.54%,受到房市政策面雜音影響。鴻海則遭賣超8,797張,股價收216元,下跌3.5元,跌幅1.59%。
倫元投顧陳學進分析師認為,雖然近期黑天鵝事件不斷,從美國商務部啟動「232條款」擴大調查範圍至鎖定機器人、工業機械和醫療器材,再到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拋出美台晶片製造「五五分」構想,以及美國政府關門危機迫在眉睫推升避險需求等,都讓市場感到膽戰心驚,不過,由於台股兼具籌碼面上的優勢,上週五上市櫃公司融資餘額合計減少58.77億元),指數能夠立馬開高大漲上來,顯見下檔在月線附近具有強力支撐下,沒有反轉崩跌的疑慮。
雖然外資短線回補動能強勁,但台股指數來到25,800點上方,短線恐有技術面壓力。投資人宜留意AI、半導體與金融族群中的基本面優質個股,並嚴守停利停損,避免在盤勢震盪中追高殺低。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