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3個月暴漲16倍!散戶軍團齊手進倉 這檔「房產新妖股」掀翻華爾街
  • A-
  • A
  • A+

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美國房地產科技公司Opendoor股價3個月飆升16倍,成為今年美股最驚人的「妖股」。(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美國房地產科技公司Opendoor股價3個月飆升16倍,成為今年美股最驚人的「妖股」。(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美股再掀「散戶造神運動」了嗎?一家成立以來年年虧損的房地產科技公司 Opendoor Technologies(OPEN.US),股價短短三個月從不足1美元暴衝至8.11美元,飆升近 16倍,市值突破60億美元,榮登華爾街「最火妖股」。這場資本狂歡的導演,正是一群自稱「Open Army」的散戶投資者。

散戶逼宮CEO Open Army掀翻董事會
散戶的熱情不僅推高股價,甚至成功「逼宮」公司高層。Opendoor的CEO在8月被迫離職,兩位聯合創辦人重返董事會,並迎來新任執行長——Shopify營運長 Kaz Nejatian。這場由散戶主導的權力轉移,堪稱Meme股史上的又一場政變。

虧損連連 算法翻房夢碎
Opendoor的主業是「iBuying」(即時買房翻新再賣),靠演算法快速收購房屋、翻修、轉售。但這門生意與「可規模化」的網路邏輯背道而馳。公司必須在每個城市面對不同的許可與建材供應問題,根本難以建立標準化體系。2021年,同行Zillow便因預測失誤慘賠數十億美元,被迫關閉同類業務。

財報魔法藏虧損 散戶仍瘋買不手軟
根據2025年上半年財報,Opendoor營收27億美元、毛利2.27億美元,但稅前虧損仍高達1.14億美元。公司刻意強調「貢獻利潤(Contribution Profit)」達1.23億美元,實際上卻排除了大部分營運成本與債務利息,被市場批評是「業績幻術」。即便如此,散戶仍不理性瘋買,視其為下一個GameStop。

投機熱潮延燒 炒作或成最後資產
分析師直言:「Opendoor真正的資產,不是房子,而是投機熱潮本身。」當前唯一理性的選擇,也許是趁熱度尚在增發股票換現金,為轉型爭取時間。畢竟,當散戶退潮、泡沫消散,剩下的只有一家尚未找到獲利模式的「翻新夢工廠」。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