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川習會前先施壓!美擬禁對中關鍵軟體出口 放話完仍期與習達成好協議
  • A-
  • A
  • A+

編譯林浩博/綜合報導

 

萬眾矚目的「川習會」即將在下週登場,但22日川普政府傳出消息,考慮禁止對中國出口關鍵軟體,以報復中國限制稀土出口。消息獲得白宮證實,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也回應稱,「一切都有可能」,並透露有意與日本、歐洲盟友協調制裁行動。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圖/達志/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圖/達志/美聯社)

彭博社報導,白宮官員22日表示,美方有意施加出口限制,諸多關鍵軟體都不准賣往中國。相關消息最早是由路透社揭露,貝森特被記者問及此事也稱,「一切都有可能」。他說:「不論是軟體、引擎或其他商品的出口管制,都可能會與七大工業國(G7)的盟友協調」。

至於禁令可能何時,又要如何實施,尚屬未知。但美國近年為了制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那些涉及企業資源管理、客戶關係管理,以及電腦輔助設計的軟體,都被納入對俄出口管制的範圍。

目前也還不清楚川普政府只是隨意說說,還是打算認真執行。因為川普關稅的衝擊,美國經濟已經脆弱不堪,再對中國祭出大規模技術禁令,恐怕會造成經濟運作的中斷。

美中貿易戰再升溫,但雙方交手的模式,也有跡可循。那就是在關稅談判前,都會先放話要祭出懲罰性貿易措施,作為與對方討價還價的槓桿與籌碼。

本月初,川普就已揚言從下個月起,對中國施加額外100%關稅,再加上對「所有與任何的關鍵軟體」出口管制。美方當時宣稱,此舉是反制中國對美國船隻課徵「港口費」,還限制關鍵稀土礦物的輸出,像是引擎、半導體與戰鬥機等消費品的製造,都仰賴這些資源。

彭博經濟(Bloomberg Economics)分析師鄧麥可(Michael Deng)認為,在現行出口管制的法規之下,軟體禁令可成立,但實際執行很困難,因為負責執行的工業暨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能力有限,而且該部門的核發許可機制,已經處於緊繃狀態。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帕特爾(Niraj Patel)則點名,一旦「關鍵軟體」出口受管制,美國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新思科技(Synopsys Inc.)與法國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èmes)、這些軟體商對中國的銷售就會處於較大風險。另外,輝達的統一計算架構(CUDA)、OpenAI的人工智慧平台、恩智浦(NXP)與帕羅奧圖網路(Palo Alto Networks)的電子加密技術,也在該報告被列為潛在受管制的名單。

川普這邊拿出棍棒,也不忘給出「糖果」。川普稱,他預料下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面,將談出貿易「好協議」。

川普22日公開表示,他認為將與習近平有場「很久的會談」,但「很多我們的問題與疑慮,還有我們的龐大資產,我們都可以共同解決」。川普重申他與習近平關係良好,雙方可談成「巨大」的成果。

川普也說,他將與習近平討論中國購買俄國石油的議題。他稍早才宣布對俄國最大兩家國營石油公司祭出新制裁。

本週稍早,川普也放話威脅,中國若不與美方達成協議,將遭遇報復,「他們的飛機將不會得到零件,他們的飛機是由我們製造」。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