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電子連接器製造商貝爾威勒(7861)於12日以每股參考價105元登錄興櫃,去年營業收入23.01億元,營業毛利突破至10.41億元,毛利率提升至45%,稅後淨利達3.22億元,EPS躍升至5.86元。該公司以電子連接器、線束、Pogo Pin (頂針)、FPCA電路板與金屬射出成型(MIM)製造為核心業務。產品應用涵蓋AI伺服器、儲能系統、車用電子、通訊設備、筆電、機器人與工業自動化等多元領域。
近年受惠於AI伺服器、大電流、高速傳輸及新能源車市場需求強勁,營運表現持續走升;貝爾威勒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達新台幣13.52億元,營業毛利4.74億元,毛利率35%,稅後淨利1.14億元,每股盈餘(EPS)2.07元;2023年在AI與高速通訊應用需求推升下,營收成長至17.43億元,營業毛利7.61億元,毛利率提升至44%,稅後淨利達2.39億元,EPS攀升至4.34元。2024年成長趨勢延續,營業收入再增至23.01億元,營業毛利突破至10.41億元,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45%,稅後淨利達3.22億元,EPS躍升至5.86元,連續三年締造亮眼成績。
董事長徐瑞瑛表示,隨著AI伺服器與高速運算架構對「高頻高速」與「高電流穩定傳輸」需求快速提升,帶動市場對高階連接器的採用比重明顯增加。近年營運成長動能主要來自AI伺服器、大電流、高速傳輸與新能源車應用需求快速擴張,帶動高階連接器產品出貨增加,產品組合持續優化,毛利率穩步提升,推升整體獲利表現穩健向上。貝爾威勒掌握此趨勢,透過垂直整合設計與自動化製程優勢,已成功切入國際AI伺服器供應鏈,營收結構明顯優化。

貝爾威勒多年來深耕全球品牌客戶,目前合作對象包括Acer、Amazon、ASUS、Dell、HP、Intel、Lenovo、Microsoft、Nvidia等國際知名企業,並為仁寶(Compal)、富士康(Foxconn)、英業達(Inventec)、廣達(Quanta)、緯創(Wistron)、緯穎(Wiwynn)集團提供解決方案,全球累計合作品牌超過1,100家。
目前,在台灣設有全球營運總部,負責研發創新與策略規劃;中國昆山廠為主要量產基地,具備高效率與成本優勢;越南興安廠於2025年投產,成為東南亞重要生產據點。透過「中國+海外」多區域生產中心策略,除可分散地緣政治風險,也能靈活調度生產、維持競爭成本結構。未來將在北美、歐洲、亞洲設立區域倉儲與物流中心(HUB),提升即時供應與在地化服務能力。
隨著5G、AI運算與物聯網應用不斷擴大,市場預期高階連接器市場將持續高速成長,貝爾威勒可望憑藉技術創新、國際認證與全球生產網絡,穩健擴大市場版圖。董事長徐瑞瑛進一步指出,貝爾威勒研發團隊具備完整電子與結構設計背景,能快速回應客戶工程需求,提供高客製化解決方案。公司正積極開發高電流、高頻高速及防水型連接器產品,應用於AI伺服器、儲能、車用電子、醫療與工業控制等領域。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