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瑞恩/台北報導

辛苦工作數十年,退休後可請領多少退休金?政府財政又該怎麼分配才公平?年改與反年改近日也再次成為朝野攻防焦點。民進黨今(13)日就整理了一張完整圖表,針對勞工與公教人員的不同,將保險金、退休金分類說明,抨擊藍白反年改「沒有道理」。
◆國民黨稱年金制度不公等說法並不完整
民進黨表示,國民黨和部分團體以「公教人員繳費是勞工六倍、退休給付卻只有兩倍」論點,不斷放話質疑年金制度不公,但這樣的比較並不完整。
民進黨進一步說明,政府長期撥補公保、公教退撫基金,勞退基金則是「0撥補」,勞工的退休金屬於個人帳戶制,政府並沒有撥補或挹注資金;相對地,公教人員的退撫基金卻已長期由政府大量撥補。

●民進黨:年金改革所節省的經費,成為公教退撫基金的挹注款
引述銓敘部資料,民進黨說明道,107年至113年年金改革所節省的經費,成為給公教退撫基金的挹注款,累計新台幣2,590億元。另外政府對公保負債採「完全負擔」,從88年至今,已接近完成撥補約5,800億元,平均每位被保險人(共58萬人)受益100萬元。
相較之下,政府對個人帳戶制的勞退基金 是0撥補,也就是累計挹注0元。至於對勞保負債的撥補,從109年至今,則是5,170億元,金額低於對公保的撥補,平均每位被保險人(共1,048萬人)受益不到5萬元。
●民進黨:勞退實領金額遠低於公教人員
民進黨表示,所謂「勞工所得替代率高達68%」,只是「看起來高」的數字。因為這個計算是以工作滿30年為前提。但事實上,勞保年金是2009年才開辦,勞退制度則是2005年啟動,距今都還不到30年,真正領取滿額年金的勞工幾乎不存在。更重要的是,勞工投保薪資上限目前不到新台幣5萬元,這意味著即便所得替代率看似高,實際可領的金額,仍然遠低於公教人員。
民進黨總結,公教人員的制度因政府長期撥補而相對穩定,勞工的退休保障則仍需時間累積與制度完善,兩者結構完全不同,不能單純以繳費與給付比例來直接比較。國民黨反對年金改革的理由,完全沒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