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美國汽車大廠下最後通牒!供應商被迫「脫中」大逃亡!
  • A-
  • A
  • A+

記者鍾釗榛/綜合報導

被爆出已正式要求供應商離開中國。(圖/翻攝Chevrolet網站)
被爆出已正式要求供應商離開中國。(圖/翻攝Chevrolet網站)

中美關係越演越烈,汽車產業也跟著遭殃。通用汽車(GM)近期被爆出已正式要求供應商,必須開始把原料與零組件的生產線從中國搬到其他國家,甚至還設定了2027年的最後期限。這項指令其實從去年底就悄悄開跑,如今消息曝光後,引起整個供應鏈高度關注。

通用汽車想供應商設定了2027年的最後期限。(圖/翻攝Cadillac)
通用汽車想供應商設定了2027年的最後期限。(圖/翻攝Cadillac)

美國市場變數連連

過去一年,美國對中國進口電動車直接下重手,一口氣加上100%關稅,等於全面封殺。更麻煩的是,美國總統川普又不時把關稅當成談判籌碼,讓車廠根本不敢安心規劃成本。雖然通用汽車正努力加碼投資美國本土製造,但中國仍是目前最完整、成本最具競爭力的供應鏈來源,要完全脫離並不容易。

從北美採購更安心

通用汽車執行長上個月公開表示,公司已經努力好幾年要讓供應鏈更穩、更有抗風險能力。通用汽車的理想狀態,是盡可能從北美取得關鍵物料與零件,讓供應鏈不要再被政治因素綁架。不過,這項目標雖美好,實際執行卻沒那麼輕鬆。

通用汽車計畫盡可能從北美取得關鍵物料與零件。(圖/翻攝通用網站)
通用汽車計畫盡可能從北美取得關鍵物料與零件。(圖/翻攝通用網站)

說得容易搬得難

汽車產業在中國紮根至少25年,不只是工廠多、供應鏈完整,最關鍵的是成本便宜、效率高。如今要重新尋找新的生產國、處理撤資問題、重建供應鏈,這些都是時間與金錢的巨大消耗。可以預期的是,未來這些成本很可能會轉嫁到新車售價上,讓本來就已高得嚇人的新車價格再向上推。

更多國家被列入黑名單

除了中國之外,通用汽車的指令還包括避開俄羅斯、委內瑞拉等高風險國家。不過目前尚不清楚清單是否還會再擴大。對供應商而言,這種不確定感只能讓全球供應鏈變得更複雜,搬遷時程可能也因此再拉長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