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阿公阿嬤當股神!金管會開綠燈 銀髮族理財新選擇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阿土伯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阿公等級股神。(圖/資料照片)

▲阿土伯是台灣極具代表性的阿公等級股神。(圖/資料照片)

日本老齡化社會走得比台灣還要前面,不少上了年紀的銀髮族靠著投資理財養活自己,甚至誕生不少到了80歲、90歲還在股海悠遊的阿公阿嬤,他們每天盯盤,腦袋靈活的不得了,再複雜的數據指標,都看得清清楚楚。

有鑒於台灣也逐步步向老齡化,在各個圖書館常常能看到在裡面當上一整天,猛K投資理財報刊比準備考試的學生還認真的長輩,金管會今天宣布,修正「銀行辦理衍生性金融商品業務內部作業制度及程序管理辦法」,針對第29條之一的相關規定進行重大調整,刪除了對年齡70歲以上客戶的商品推介限制,以鼓勵銀行依客戶實際情況提供適合的金融服務,滿足各年齡層的需求。

該辦法自104年6月2日制定發布以來,為了加強風險管理和保障客戶權益,已經歷五次修正,最近一次修訂則是在107年2月1日。而本次修正則進一步調整結構型商品交易推介的規範。

根據現行規定,銀行向一般客戶推介結構型商品時,對於年齡70歲以上、教育程度國中畢業以下或持有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證明的客戶,禁止以當面洽談、電話或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商品推介。修正後,針對年齡的限制規定正式解除,銀行可依據專業判斷,以客戶適合度及商品風險評估作為推介基準。

金管會特別強調,以往並沒有限制70歲以上的長輩不能購買衍生性金融商品、不能買保險,只是KYC的部分要謹慎評估,往後相關規定,都會朝不從年齡來劃分,而是看交易人的專業程度來劃分。今年1月,金管會也預告取消信託業高齡投資限制。另外,擬修正信託業者不得接受非專業投資人投資TLAC債券。

金管會指出,銀行在提供結構型商品服務時,已須透過「充分瞭解客戶程序」(KYC),以評估客戶風險承擔能力及投資適合性。因此,原以年齡作為單一限制的做法,未能完全符合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修正後的規範將讓銀行能夠針對客戶的具體狀況進行評估,進一步營造更友善的金融服務環境,並提高服務靈活性。

對於金融市場而言,此項修正將有助於拓展年長客戶的理財選擇範圍,使各年齡層均能透過專業指引獲得適切的金融商品服務,進而提升整體金融體系的效率與包容性。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