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市值型ETF可以長抱?網友示警:你看看美債還有台塑的下場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市值型ETF是否可以無腦All In?網友勸,保留一點現金在手上比較安全。(圖/Pixabay)

▲市值型ETF是否可以無腦All In?網友勸,保留一點現金在手上比較安全。(圖/Pixabay)

Dcard上有篇文章:「市值型ETF真的可以無腦投資嗎?」發文者分析「如果你是定期定額、股息再投入,有持續參與市場的情況下,報酬將會更加漂亮。」但他也提醒,「各位投資小白,雖然這一兩年市值型ETF表現卓越,但不要忘記還是會有下跌風險。」

有網友回應,「如果連大盤指數型的風險都承受不了的話,建議直接不要碰股票了。」、「沒錯,另外不相信大盤長期創高,代表對整體經濟成長是懷疑態度,懷疑GDP常年正成長、懷疑通膨為常態,也不用來參加股市。」

有的網友主張,「千萬不要借錢All in!或是加大槓桿! 股市正熱的時候都會看到或聽到很多人建議,可以貸款後all in,但完全沒有思考到風險。 投資要用閒錢,這樣在下跌時心裡也會比較安心。」

還有的網友觀察:「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循環股災3年、4年、3年、4年, 2025年又到了繼2022年的第3年 ,很有可能會在春夏發生股災 ,這也是我推測(川普影響力很大),投資本來就不要歐印,要留現金在手上。」

但也有的網友持反對意見,「貸款投入不代表沒有思考到風險,恰恰相反的是,這是為了處理報酬順序風險,投資不是只能用閒錢的,生命週期投資法去了解一下。」

有人則被一窩蜂搶進特定金融商品感到恐懼:「前陣子就是大家都在推美債,已經賠死了,現在人多的地方不敢去。」、「以前說美債ETF可以無腦買的人,現在口號都改成套著配了」、「台塑都可以跌成這樣,沒什麼不可能」。

原PO表示:「投資者在操作ETF時,仍須謹慎避免過度投機。專家提醒,切勿借錢或槓桿操作,尤其在市場熱絡時,部分人可能因為貪婪而選擇貸款All in。這樣的做法忽略了市場風險,一旦股市下跌,投資人將面臨資金壓力。因此,投資應以閒錢為主,確保在市場崩盤時,能有足夠資金進行逢低加碼,增加未來的報酬潛力。」

 

更多新聞:關稅戰引爆股市賣壓!長天期債券ETF逆勢走強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