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兩面不是人?蘋果在中國成小媳婦 被迫看惡婆婆阿里巴巴臉色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蘋果的銷量在中國下跌,庫克為挽救市場,不得不與阿里巴巴展開某種程度上的合作關係。(資料照片)

▲蘋果的銷量在中國下跌,庫克為挽救市場,不得不與阿里巴巴展開某種程度上的合作關係。(資料照片)

蘋果心急了,夾在美中之間的蘋果,宛如心裡有苦說不出的小媳婦,既要不能擺脫娘家的控制,又不能不買夫家的帳!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對中國的晶片禁運、科技管制愈來愈嚴格,中國的科技產業確實積極發展,蘋果眼見掉下去的銷售量,壓力山大,迫使蘋果不得不與阿里巴巴聯姻,在中國市場展開合作。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北京的網絡空間監管機構規定,外國科技企業必須與本地企業合作才能在中國市場開發人工智慧(AI)服務。這使得蘋果別無選擇,只能尋求中國本土合作夥伴,最終與阿里巴巴攜手,共同開發Apple Intelligence功能,並已向中國政府提交審批。

這項合作對阿里巴巴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多,消息一出,其港股股價隨即飆升,投資者普遍視此為阿里巴巴的重大勝利。

然而,這項合作同時也可能為蘋果帶來助益。蘋果近年來在中國市場遭遇強勁挑戰,特別是華為等本土品牌的競爭導致iPhone銷量疲弱。透過與阿里巴巴合作,蘋果可望提升品牌在中國消費者心中的地位,進而刺激銷售表現。

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曾表示,Apple Intelligence尚未在中國市場推出,是公司第四季在中國營收下滑11%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凸顯出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壓力,急需找到突破點。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一合作亦反映出中國科技產業正在回暖。近期,中國AI新創DeepSeek AI崛起,並以較低的技術成本短暫擾動美國科技股市場,顯示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競爭力正逐步提升。

外電分析,在過去一個月內,香港恆生科技指數(Hang Seng Tech Index)上漲24%,與此相比,美國的那斯達克100指數(Nasdaq 100)同期僅上漲4%。雖然美國科技股仍具備強大優勢,但中國科技股的強勁反彈已經不容忽視。

外電指出,此外,相較於汽車、鋼鐵等產業,中國的科技產業較少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因此更具抗風險能力。本月初,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中國隨即反擊,實施反制措施。面對這樣的經濟博弈,中國科技股有望展現更強的韌性。

隨著美中貿易衝突加劇,全球科技產業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蘋果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不僅突顯出科技巨頭在中美競爭下的應變策略,也反映出美國科技業的全球主導地位正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