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陳慈鈴報導
▲去年稅額超徵5283億,有藍委打算提案讓普發現金常態化。(圖/資料照)
財政部10日修正113年度的全年實徵淨額為3兆7619億元,與112年相比,增加3057億元,比預期稅額多了5283億元;國民黨立委為此提出「稅收超徵 還錢於民發現金」,甚至還打算提案讓普發現金常態化。對此,財政部今(13)日以3點說明,強調政府各項稅收都是依法徵收,並沒有違法超收情事,關於普發現金不宜修法常態化。
▲▼財政部說明2024年的稅收超乎預期一事。(圖/翻攝自財政部臉書)
財政部今日表示,所稱「超徵」實屬誤解。前一年度事先預估稅收(預算數),實際執行結果(實徵數)可能會比預期多或少,而外界所稱「超徵」,精確來說是指稅課收入的「 實徵數大於預算數」,白話文就是「實際收到的稅收比預期還要多」。再次強調,政府各項稅收都是依法徵收,並沒有違法超收情事。
至於為何實收與預期有落差?財政部說明,綜合考量國內外經濟情勢及經濟成長率、參酌各稅目特性、近年實徵情形等因素覈實編列預算,但是預算從編列、審議到執行完畢歷時將近2年,期間可能受國內外經濟情勢變動等難以預期因素影響,以致實際稅收與預期有落差。
▲▼財政部針對稅收為何會與預期產生落差,以及如何運用多的稅收,進行說明。(圖/翻攝自財政部臉書)
財政部進一步表示,113年度全國稅收實徵數3兆7,619億元,比預算數3兆2,336億元多5,283億元,主要因上市櫃公司實際獲利情形、加薪、升息與股利分配及證券市場平均每日成交值比預算編列時預期還要好等。另外,財政部已成立「財政部稅收估測專案小組」並委外研究「精進中央政府內地稅稅收估測模型」,相關專家學者建議已納入114年度稅收估測參考,期使稅收估測更貼近實際。
財政部也說明多的稅收如何運用,針對113年度實徵數大於預算數的部分,優先用於減少舉債(113年度原編列債務舉借預算數1,571億元,全數未舉借);再者,執行債務還本預算數,並依公共債務法規定增加還本,113年度合計還本1,358億元(較預算數增加208億元)。113年度總預算歲入歲出賸餘扣除債務還本後的收支賸餘,將累計至歲計賸餘,作為未來施政財源,且須經審計部114年7月底審定後才能運用。
財政部認為,為了兼顧財政穩健及國家發展,政府施政宜考量政策優先順序,普發現金不宜修法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