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新聞幕後/川普盯上台積電?賴清德「三招」謀略曝 國安高層:風險可控
  • A-
  • A
  • A+

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晶片、關稅等措施,總統賴清德今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組合圖)

▲因應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晶片、關稅等措施,總統賴清德今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組合圖)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下令,要求研究對眾多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並要檢視貿易夥伴對美國的不對等措施等。我國總統賴清德今(14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隨後對外發表敞廳談話。據國安高層指出,目前對經濟最大挑戰是中國傾銷,對外輸出的產能過剩,面對惡意傾銷難以負荷,民主國家要有前瞻思考角度,而關稅問題國安團隊都有評估,目前「風險可控」。

我國家安全單位高層官員受訪指出,彙整總統賴清德敞廳談話可得出三個重點,首先是「持續國防改革」,要建立全社會韌性,要以特別預算方式,讓國防預算達到GDP3%。第二是建構「國安法制改革」,防制中國統戰、滲透與認知作戰的危害。第三,則是「高科技保護」作為,持續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經濟秩序的重建。

不過對於外界疑惑的首先是未來的「台美關係」議題,該官員表示,台美的溝通非常順暢,川普政府當中不論是已經上任或已經宣布的新人事,很多都是我方長期的好朋友,而國安團隊持續跟美方有緊密合作,國安團隊有信心維護而且加強跟美方的關係。第二是外界關注「高科技保護」部分,國安高層官員說,在經濟領域一定會注意到川普對於晶片產業的說法,事實上半導體產業是整體供應鏈的一環,台美是「互惠互利」而且是互補的關係,並不是競爭關係,產業合作也在加強當中,並且會持續在美國佈局投資。

該高層舉例表示,就像環球金已經宣佈在美國投資40億美元,而聯電也跟美國科技大廠研發合作,在美國政府推動AI產業發展,台灣在科技領先地位上,台灣是美國不可或缺的,台灣有能力跟意願合作。「會有多少投資的部分,行政院已經在盤整當中,態度上不會強迫台灣產業,現階段是盤整探詢國內有意願的廠商,屆時會把廠商希望投資的標地、規模都彙整出來。」

在外界高度關注的關稅問題上,高層官員提到,國安團隊都有評估,目前「風險可控」,會持續準備各項推演,隨時調整政策跟做最好的因應。至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好比台積電未來在美國的投資上,是否會設立紅線?國安高層人士表示,台灣去美國投資,或是台積電方面,目前沒有相關資訊,這部分要跟台積電了解才會知道,「但有關於台灣在美國投資,不管是不是台積電,一定會在全球佈局考量之下的決定,政府要做的就是了解全球步局,在過程當中要解決事情,這些就是政府責任,也沒有所謂紅線的問題」。

他也進一步解釋,「所謂沒有紅線的問題」,應該是說不會設定一條線,跟美方的討論必須要依照彼此雙方利益,達到交集才是核心利益,「必須符合我們(台灣)核心利益,才可以繼續走,直接講紅線,這概念是不好的」。高層官員提及,其實目前全球經濟上最大的挑戰,就是「中國對外傾銷」,其輸出的產能透過大量補貼,不論是半導體成熟晶片、鋼鐵、汽車、造船、紡織等產業,全面惡意傾銷已經難以負荷,民主國家要有前瞻的思考角度。

另一位安全單位官員則表示,觀察川普與民主社會的大家,所共同面對的真實世界,賴清德的敞廳談話中已經開門見山闡述,民主世界面對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所以美國新政府組成後,為因應內外挑戰,必須採取跟過去截然不同的政策作為。「今天聚焦川普政策,跟台灣有關的是關稅與半導體,但回到最上位的概念,任何政策都是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換言之,美國當前就是維護利益,台灣做這些事情也是在因應全球相應的挑戰。」

此外,針對「國防預算達到GDP3%」,國安高層官員表示,這部分由國防部規劃中,規劃完成會對外說明。而「特別預算部分」,這塊要已成案才可以提出特別預算,因此國防部會把既有的計畫提到特別預算中,把一般預算空間騰挪出來,做更多採購或必要的經費,所以目前規劃是朝這方面,細節要國防部規劃完畢後才會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