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機器人商機1/三個台灣囡仔美國大冒險 黃仁勳勝在「這盤棋」
  • A-
  • A
  • A+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美中機器人研發戰,輝達龍頭地位難撼動。(圖/資料照)

截至2025年2月15日(美國時間),美股七大科技巨頭股價中,由黃仁勳領軍的輝達表現不俗(NVIDIA)本週漲幅達2.63%。而Meta(META)則上漲2.77%,成為本週表現最佳的科技巨頭。蘋果(AAPL)股價週漲1.27%,排名第三。相比之下,其他巨頭表現較為疲弱,特斯拉(TSLA)微幅下跌0.03%,Alphabet(GOOGL)與微軟(MSFT)分別下跌0.49%與0.51%,亞馬遜(AMZN)則下跌0.73%。

綜合外電,分析師指出,本週輝達與Meta的漲勢主要受益於市場對AI基礎建設投資的樂觀情緒,尤其是輝達在AI伺服器與機器人領域的強勁需求帶動股價上揚。輝達除了受惠各大科技公司加大對AI投資外,其中輝達的主要競爭對手由同為台灣囡仔蘇姿丰領軍的AMD在資料中心業務上的營收未達市場預期,且未對其MI300 AI晶片的銷售提供具體指引,凸顯輝達在AI硬體領域的競爭優勢。

此外,分析師亦看好輝達受益於AI模型發展:摩根大通的報告指出,輝達將受益於AI模型的創新和應用普及,預計這將釋放對輝達晶片的強勁需求。合作夥伴嘉義囡仔梁見後創辦的美超微電腦(Super Micro Computer)甩開財報爭議,推出新產品宣布搭載輝達最新Blackwell晶片的新型AI資料中心系統已準備出貨,讓輝達在AI硬體市場的領先地位更加「妥妥地」領先。

尤其在機器人的賽道上,輝達Isaac機器人平台 持續獲得企業與研究機構採用,並在物流、製造與自動駕駛領域展現強勁應用潛力。

市場分析,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雖然也發展迅猛,在工業自動化、智慧物流、服務機器人 等領域均取得顯著進展。2024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突破千億人民幣,年均成長率達20%以上。中國企業如大疆、海康威視、比亞迪電子等公司紛紛加大投資,以期在智能製造與人工智慧應用上取得競爭優勢。此外,中國政府也持續推動 「機器換人」政策,支持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進一步刺激機器人市場需求。

不過,市場認為,儘管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但在高端AI運算與機器人自主決策領域仍面臨挑戰。輝達憑藉Isaac平台 與Jetson邊緣AI運算模組 在全球市場建立強大競爭力。Isaac平台結合 AI推理技術與數位孿生(Digital Twin)模擬系統,使企業能夠在虛擬環境中訓練機器人,然後將學習成果應用於現實世界,提升自動化作業效率。近期,輝達宣布與多家製造業龍頭企業合作,利用Isaac平台開發 自主倉儲管理與智能生產線機器人,這將進一步推動其在工業自動化市場的滲透率。

其中,輝達的Jetson AI運算模組 廣泛應用於機器人視覺系統,使自主機器人在複雜環境中具備更高的感知能力。相比中國企業主要依賴開源AI解決方案,輝達的GPU加速運算 和CUDA生態系統 已經建立深厚基礎,在機器學習、視覺運算、邊緣AI方面擁有強大技術壁壘。即使面對中國本土AI晶片的崛起,輝達仍然憑藉強勁的硬體+軟體生態優勢 保持領先地位,在機器人技術上的佈局也將成為推動其股價成長的另一關鍵驅動力。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