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總統賴清德(中)召開國安會議,未來將擴大美國投資。(總統府Flickr)
台積電原本獲得美國政府66億美元補貼,如今傳出可能生變的消息。儘管補貼可能減少或延後發放,美國政府仍不手軟,繼續要求台積電擴大在美國投資,包括加碼亞歷桑納廠的先進製程晶片生產規模,並傳出要求台積電出錢、出技術援助英特爾的消息,未來這些要求是否成為拖累台積電獲利的三大難關,值得觀察。
根據台積電與拜登政府去年4月的協議,美國亞利桑那廠獲得66億美元的補助,截至目前為止,台積電拿到15億美元的補貼,不過,路透社上週六的報導指出,川普政府正在評估並修改協議內容,並針對已經敲定的部分重新談判,部分補助將被延遲,目前還不清楚可能改變的程度,以及對已敲定的協議有何影響。如果台積電無法獲得剩下的51億美元補助,未來美國擴產計畫是否衝擊該公司獲利,值得觀察。
不願具名的半導體業高層表示:「川普政府不支付後續補貼的可能性不低,或者,美國可能透過要求台積電進一步擴大美國投資,包括加碼在亞利桑那廠的先進製程晶片生產規模,以及技術投資英特爾晶圓廠的方式,換取美國政府發放後續補貼。」
「但是,AI晶片只有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技術才能生產,所以川普用關稅逼AI晶片根留美國,台積電就成為箭靶。」一間半導體廠商表示:「川普現在不但要求台積電用獨門的AI晶片技術挽救英特爾,還要求台積電拿錢投資英特爾,等於台積電要輸血割肉,養大曾經被張忠謀形容為700磅大猩猩的競爭對手,這已經牽涉政治問題,所以賴清德14日召開國安會議,討論要如何因應川普的新政。」
「至於對晶片課徵關稅,基本上對台積電影響很有限,因為短時間很難轉單,而且客戶根本沒有其他的選擇,再說台積電的客戶毛利率都很高,平均都有50%以上,加稅他們也有能力轉嫁給客戶,只是課徵關稅增加的成本,最終還是要反映到消費者身上,未來恐怕會引起物價上漲、通貨膨脹以及需求減少的問題,不可不慎。」一名大型電子業負責人表示。
半導體業高層表示:「形勢比人強,在川普的不斷施壓下,台積電勢必要協助美國,繼續擴大亞利桑那的投資,並打造成為AI晶片的生產重鎮,美國要求台積電幫忙挽救英特爾岌岌可危的晶圓廠,魏哲家恐怕也很難拒絕,畢竟,英特爾若能在三奈米及二奈米的先進製程繼續存活下去,台積電也有機會可以避免反壟斷調查的制裁,不過,由於美國政府正與台積電針對擴廠補貼以及援助英特爾方案進行談判,結果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會水落石出。」
面對強勢的川普政府,台積電要如何端出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方,同時兼顧獲利成長,並避免技術外流問題,難度很高。魏哲家如何在地緣政治中繼續帶領台積電取得優勢,將是一大挑戰。
更多鏡週刊報導
【封面故事】川普極限施壓台積電 魏哲家面臨地緣政治挑戰
【川普施壓台積電】晶片課重稅、逼救英特爾 川普極限施壓台積電
【川普施壓台積電1】英特爾搖搖欲墜成錢坑 半導體廠商嘆:台積電被迫輸血割肉救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