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電價審議委員會28日召開,行政院審慎推進電價調整,擬設「緩衝期」減少對家庭與產業的影響。(圖/三立新聞台)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明(28)日召開,確定電價調整方案。外傳,平均調幅預計為6%,其中民生用電漲幅可能落在10%至11%,工業用電則約5%。然而,行政院考量通膨壓力及民眾負擔,正積極研擬「緩衝期」機制,避免對經濟造成衝擊。經濟部長郭智輝認為,若立法院順利通過台電千億撥補預算,調整幅度可望更為溫和,甚至可以維持不漲。
根據《聯合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政府目前規劃四種可能方案,包括:一、不調整電價(可能性極低);二、完全反映台電提報的6%調幅;三、優先壓低民生用電漲幅;四、宣布調漲但提供「緩衝期」,待立院預算撥補結果確定後,再決定正式調整時間。
電價政策涉及台電財務健全及能源轉型進程。台電近三年吸收發電成本近6,000億元,其中民生用電占比高達2,600億元。為確保穩定供電,政府已規劃透過2024年追加預算及2025年公務預算進行撥補,支持台電財務平衡。
同時,行政院積極穩定物價,副院長鄭麗君26日主持物價小組會議,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2025年9月底,以降低企業負擔,確保民生物價穩定。儘管國際燃料價格上升推升發電成本,政府仍堅守「穩定供電、減輕民生負擔」原則,並透過多元政策降低電價調整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