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一鍵看世界/川普關稅破壞貿易秩序 中國將趁機擴大、與多國結盟
  • A-
  • A
  • A+

編譯連國程/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日公布對等關稅,各國領導人忙著準備應對措施,全球貿易戰正式升級,這也是美國近一世紀以來最劇烈的貿易手段。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2日在議會上表示,歐盟已經準備好對美國出口的服務進行報復,預計先對大型科技公司下手。《經濟學人》指出其他國家的政府也在協調「一致的報復行動」回敬川普。

川普重返白宮後接連公布關稅政策,各國紛紛表示將報復。(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川普重返白宮後接連公布關稅政策,各國紛紛表示將報復。(圖/翻攝自The White House)

盟友看破擺脫對美依賴 讓中國有機可乘?

《經濟學人》指出,美國在二戰後就一直主導自由市場的貿易,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後,更加穩固美國的領導地位。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後,靠著備受會員國批評的手段崛起,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川普藉由關稅,明著違反WTO的非歧視原則,不僅讓美國丟了主導貿易的地位,也讓盟友看破,不再試圖維持既有的貿易秩序,開始擺脫對美國的依賴,也讓中國有機可乘。

現在各國要面對的問題是,當各國發展出新的貿易關係,走出自己的路後,能否有一個像WTO這樣的「裁判」?

各國學川普壞榜樣 各唱各的調

《經濟學人》指出,隨著WTO的裁判功能式微,各國會開始學川普的壞榜樣,各唱各的調。中國在貿易上也面臨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新興國家的反制,報導指出,中國光是在2024年,就有198起反傾銷及反補貼的案件正在接受調查,比2023年高出一倍,占WTO受理所有案件的一半。

如今WTO的功能逐漸被癱瘓,部分新興國家只能自己面對中國,印度已經宣布對中國的工業設備課關稅、巴西對中國的鋼鐵及光纖電纜徵收反傾銷關稅、阿拉伯國家聯手對中國的電器零件徵42%關稅。

美國地為衰弱 兩個貿易聯盟崛起

根據《經濟學人》,美國在自由貿易世界的地位逐漸衰弱,與此同時,有兩個新的貿易聯盟正在崛起,一個是「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其成員國有日本、加拿大、澳洲及英國等12個國家,經濟實力足以對抗美國的關稅壓力。另一個是由印度、印尼、巴西、南非及土耳其等新興國家組成的聯盟,這些國家一方面依賴美國的需求,另一方面又需要中國的資金,而且不輕易與其他國家結盟,靠自己的經濟實力吸引投資。從2018年以來,除了印度以外,其他成員都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2022年正式上路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中國為核心,成員包含東協國家、日本、韓國、紐西蘭及澳洲,儘管規模不比CPTPP,但它提供中國與其他國家合作貿易的機會,使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經濟學人》指出,CPTPP與RCEP間頻繁交流,尤其在川普重返白宮後,歐盟已經更新與智利、墨西哥之間的協議,也重啟與馬來西亞的談判,另外也加緊與菲律賓、泰國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協商,還預計在2025年底與印度達成商業協定。歐洲國家也積極與南美洲國家,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達成延宕20多年的商業協議,這一切都是為了要應對川普的關稅政策。

加拿大積極尋出路 與菲國、印尼、厄瓜多合作

加拿大也積極尋找出路,近期與菲律賓、厄瓜多、印尼達成貿易合作,《經濟學人》引述總理卡尼(Mark Carney)表示,希望與加拿大「有共同價值觀」 的夥伴建立更深的關係,包括英國、歐盟及部分亞洲經濟體。

《經濟學人》指出,一個分散的貿易秩序正在形成,它並非由美國或中國推動,而是由其他國家聯手打造的,但是隨著美國設置關稅壁壘,讓許多盟友嚐盡苦頭,中國將把握機會與這些國家合作,擴張自身的影響力。

報導分析,歐盟接下來的態度,會決定世界貿易秩序是否將由這些貿易聯盟主導。一位歐洲官員受訪時指出,他們並不介意跟中國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只要中國願意改善其補貼政策、不再獨厚國有企業、創造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但顯然中國對這些沒什麼興趣,即使不跟中國合作,歐洲及其盟友也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重建貿易秩序。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