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美國對台經貿抱怨一次看 政委楊珍妮將擬對策救火!
  • A-
  • A
  • A+

財經中心/廖珪如

政委楊珍妮曾參與WTO經貿辦公室運作,熟諳國際談判。(圖/資料照)

▲政委楊珍妮曾參與WTO經貿辦公室運作,熟諳國際談判。(圖/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將對台灣課徵32%關稅,行政院表示將與美國嚴正交涉。行政院政委楊珍妮今(4)日說明談判規劃以及4大方向,包括會跟美方描述,台美貿易產業跟結構互補,將從建構台美高科技戰略夥伴關係,來尋求台美雙方貿易平衡的合理性。

楊珍妮曾在我國加入WTO時就是經貿辦公室成員之一,熟諳經貿往來,政委楊珍妮表示,美國貿易赤字嚴重達1.2兆,產業空洞化,因此能開啟一些談判空間。將會全力跟美方協商,談判目標將是降低對等稅率或是限縮課徵的產品範圍,為業者爭取最大利益,維持國際競爭公平地位,除了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外,各單位都會全力以赴。

楊珍妮也說明談判規劃,包括跟主責的美國貿易代表署、商務部、財政部尋求積極協商,並對台灣有重要投資與貿易的州級官員及議員加強表達訴求,也會對美國參、眾議員加強遊說。楊珍妮表示,也會對美國商會以及我供應鏈關係密切的美商團體加強遊說跟溝通,並透過多邊場域、區域組織,如APEC等場合,或是雙邊管道等,跟美方溝通。

楊珍妮指出,美國貿易政策採取的措施有不確定性,但會掌握現有的資訊,並準備未來可能產生的問題,全盤考量下為業者爭取合理權利。與美國協商重點包括4大面向,第一是產業面,會描述台美貿易產業跟結構互補,將從建構台美高科技戰略夥伴關係,來尋求台美雙方貿易平衡的合理性。第二,楊珍妮說明,我國業者在全球布局需求赴美投資,長期需要原物料需求之採購,會處理美方關切貨品貿易逆差的問題。

楊珍妮說,第三,台灣的工業產品在美國造成逆差,但農產品是美國有順差,所以談判過程中,會描述我國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性,應納入對等關稅考量,此外也必須考量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最後,楊珍妮表示,其他有助於台美產業互利對等的方案都會納入未來協商重點。她強調,經貿辦跟各單位會全力對美交涉談判,爭取最大利益。

美國USTR列出美方貿易壁壘清單

而根據現有資料,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對台經貿對美設置壁壘不滿處包含農產品貿易壁壘,牛肉與豬肉進口限制,2021年放寬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但仍維持嚴格的檢驗標準與標示要求,導致進口量低於美國預期。例如,美牛進口受限於技術性障礙,美豬則因地方抵制與消費者疑慮而未充分進入市場。稻米與其他農產品:台灣對美國稻米徵收高達45%的關稅,並實施嚴格配額制,限制美國穀物(如大豆、小麥)進入市場。報告認為這些措施保護了台灣本地農業,但阻礙了美國農產品的競爭力。

此外,美國亦詬病台灣對美國汽車徵收17.5%的關稅,並要求符合本地排放與安全標準認證。報告特別提到,台灣雖於2002年加入WTO後採用全球汽車標準,但對美國車型的進口限額從2021年的每款100輛降至2023年的75輛,進一步限制美國汽車市場份額。機械設備:美國機械與零組件面臨10%-15%的關稅,搭配繁瑣的海關程序,影響其在台灣市場的競爭力。

此物還有台灣對美國電子產品、醫療器材等設有獨特標準(如BSMI認證),要求額外測試與認證流程,增加美國企業成本。例如,醫療設備需通過衛福部的冗長審批。台灣《政府採購法》傾向優先採購本地產品讓美國企業在公共工程或國防項目中難以競爭,例如能源設備與軍事技術的市場份額受限。台灣在智財保護的執法力度不足。對美國金融服務(如保險)與電信業設有外資持股上限(49%)與本地化要求、對美國影視內容實施配額制(如電視台需播放一定比例國產節目),影響美國娛樂產業的出口等

報告呼籲台灣加快開放市場,以避免進一步關稅衝擊。USTR敦促台灣與美國展開談判,降低關稅與非關稅壁壘,並深化雙邊合作(如能源、國防),以緩解貿易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