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謝金河指出,當市場悲觀力量加劇時,正是檢視基本面的好時機。(示意圖/PIXABAY)
台灣股市近日出現大幅震盪,市場情緒低迷,但財經專家謝金河提醒,台灣向來是「生於憂患」的國度,每逢股市大跌,反而應該靜下心來思考產業與企業的基本面。他引用財經界資深人物張錫的看法,指出這次的跌勢是一場「人工熊市」,由川普關稅政策所引發,市場無需過度恐慌。
張錫指出,全體上市櫃公司去年度稅前獲利達4.89兆元,年增高達38.33%,配息力道亦強,而台灣2024年出口總額4750億美元,其中ICT占1325億、晶片達1772億,占比高達65%。這些產品多出口至中國、東協、墨西哥後再組裝進入美國市場,未來若實施關稅「人道走廊」,內含20%美國價值的產品可能獲得關稅豁免。
謝金河進一步分析,台股昨日大跌逾2000點,1702家股票跌停,顯示市場長期積壓的賣壓集中釋放,今天仍可能出現震盪,但也可能是市場的轉折點。他點出矽光子、CoWoS概念股等缺乏基本面的個股仍可能探底,但如台泥跌至29.2元卻爆出11.87萬張大量,顯示有大股東進場。台積電方面,雖然一度傳出可能跌破800元,但其ADR在美國表現抗跌,今日再跌停的可能性不高。他強調,台積電多年來歷經風浪,始終穩健前行,儘管外界充斥詆毀與認知作戰,台積電仍是台灣堅強的象徵。
網友也紛紛留言表示支持,有人提到可以觀察越南、墨西哥與美國的關稅協議發展,作為「人道走廊」的可能對象;也有人強調台灣人要對自身的強韌性抱持信心,「處變應不驚」是台灣人應有的態度。許多投資人認為在大跌時不應輕易下車,有人開心分享自己終於買進了台積電零股,亦有網友感嘆關稅政策無法真正帶來繁榮,馬斯克兄弟的觀點指出,美國製造效率低,最終仍會轉嫁成高價格與消費稅,導致消費與就業雙雙下滑。
整體而言,市場雖處於劇烈波動中,但不少專家與投資人皆認為這是一場短期情緒宣洩,長期仍應回歸產業實力與企業基本面。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