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獨家/台遊艇「註冊第三國」避美關稅 業者嘆:做一艘虧一艘
  • A-
  • A
  • A+

記者張哲儒、吳繢杉/高雄報導

台灣有7成遊艇外銷美國,面對關稅問題,業者提出暫時解方,就是參考中國船商做法,先把船隻註冊到第三國,例如巴拿馬、開曼群島等國家,來避免過高關稅,但也強調這並非長久之計,因為買家脫手較麻煩,後續維修也是問題,呼籲政府出手協助。

帆船徜徉在藍海上,歐美各國常見景色,有很多都是台灣製造的船隻,記者實際走入高雄小港的造船廠,木工丈量裁切、船身塗裝、引擎測試,施工一切如常;不過…

記者吳繢杉:「以這艘帆船來說,像是柚木地板、操作系統,都已經建置完成,光是成本就要台幣2000萬,原定5月要出口到美國,也是受到關稅政策影響,暫緩出口。」

台灣遊艇7成外銷美國,如今打響關稅戰,業者無奈提出暫時的「權宜之計」。

遊艇公司商業總監Andy:「註冊在第三方國家,去減免這個稅務,或者說大陸代工的,他們其實都有這樣子在做,就完全不用繳任何關稅。」

舉例來說,一艘遊艇造價300萬美金,加上10%的關稅,成本暴增30萬,有很多中國船商早就把船隻註冊到第三國避稅,馬紹爾群島、開曼群島、巴拿馬、馬爾他都是常見的註冊地。

遊艇公司商業總監Andy:「未來你可能會比較不好去賣這個船,下面(售後)如果有些問題,那原廠不理你,你也很難去跟他要求。」

遊艇公司副總經理Jane:「我們做一艘就是虧一艘,據我所知法國(政府)現在,(幫)當地製造商去付這個關稅,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我們台灣可能也沒有辦法生存,所以當然希望政府在這方面,能夠有更好的辦法。」

建造中的船隻苦吞成本,出口進退兩難,註冊第三國也要面臨保固、商譽挑戰,身為全球第五大遊艇製造業,未來又該如何「根留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