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退休調查揭內幕 退休族3大恐懼曝光!
  • A-
  • A
  • A+

財經中心/余國棟報導   

根據退休調查經濟考量,是影響退休意願以及時程的主要原因。(示意圖/PIXABAY)

▲根據退休調查經濟考量,是影響退休意願以及時程的主要原因。(示意圖/PIXABAY)

根據國發會人口推估,台灣將於今年底步入超高齡時代,低生育率加上老年人口增加,可能導致未來老年人口,需要面臨自己照顧自己的情形,因此,民眾皆需要好好檢視未來的退休規畫,為了解台灣民眾對於退休的規劃、退休後生活的認知或擔憂,保誠人壽每年持續進行退休調查,今年已邁入第七年。

根據去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有退休計畫者 (80.6%)在四年間已下降13.6%;進一步看預估退休時程,33%有規劃退休的受訪者認為會延後退休,並認為「物價上漲/通貨膨脹」(75.9%)、「持續的家庭支出」(48.3%)、「想要有持續收入,提升家庭生活水平」(37.5),是影響退休時程關鍵,顯示經濟考量是影響退休意願以及時程的主要原因。

調查還指出,「自己的健康狀況不穩定」(59.9%)、「退休金不足/儲蓄未達期望金額」(47.6%)及「家人健康狀況不穩定」(46.1%),已連續三年成為民眾臨屆退休不安原因,且認為個人較大筆的花費或支出,主要為「個人的醫療費用」(65.2%)、「家人的醫療費用」(47.3%)、「旅遊支出/娛樂休閒費用」(36.5%),由此,能夠發現不安原因以及預估花費互相呼應,退休後的健康問題以及醫療費用,也成為民眾關心的焦點。

多數有做退休金規劃者,超過五成在40歲以前即開始準備退休金,其準備工具主要為「股票」(70.5%),其次是「台幣或外幣活/定存」(67.1%),「保險」(57.3%),三樣皆是自2021年來有退休金規畫的受訪者,固定的理財工具,整體平均檢視理財規劃頻率為6.7個月一次,與去年相比無明顯差別。

退休是許多民眾要面臨的課題,我們無法決定未來的經濟環境,但可以提早因應做準備。保誠人壽建議民眾善用理財工具。作為退休生活的援助,同時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風險,趁早做好自身以及全家人的保障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