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川普關稅打到全球看衰美國 只有「這」市場狂飆但或成喪鐘
  • A-
  • A
  • A+

財經中心/廖珪如報導

美國消費市場正在瘋狂成長,但是並非佳音。(圖/資料照)

▲美國消費市場正在瘋狂成長,但是並非佳音。(圖/資料照)

自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實施令人費解的關稅戰以來,雖然延後90天,對中國維持在145%關稅(部分商品甚至加到245%);美股、美債、美元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唯有消費市場成長,但是對美國不見得是好事。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指出,關稅實施前的提前消費,激勵美國3月零售銷售月增率1.4%高於預期且創下兩年來最大增幅,扣除汽車後的銷售仍上升0.5%,反映出消費動能不僅限於汽車市場,廣泛的進口商品均出現搶購潮,雖然亮眼的零售銷售數據為經濟注入短期樂觀情緒,然而考量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後續消費與經濟成長仍存在隱憂。

《三立新聞網》整理,美國消費者正重溫2018年的貿易戰陰影。3月,零售銷售激增1.4%,創2023年1月以來最大增幅,因對進口商品徵收高關稅的恐慌驅使民眾搶購汽車、電子產品和家電。與七年前的美中貿易戰類似,這波搶購潮並非源於實際價格上漲,而是對未來通脹的焦慮,川普延後90天課稅,但是美國消費者已提前行動。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汽車銷售3月增長5.3%,電子產品和家電需求激增,餐飲消費上升1.8%,為兩年來最大增幅。

路透社報導,在弗吉尼亞州的Jeep經銷商,琳達·湯普森一早排隊搶購Wrangler車型。「關稅就要來了,車價可能漲好幾千美元,」這位45歲的教師說,「我得在價格飆升前買。」她的反應也是不少美國消費這的擔憂,全美汽車銷售3月激增5.3%,創2023年1月以來最高,反映消費者對關稅推高進口零件成本的擔憂。零售數據顯示,Toyota和Ford等品牌車型也熱銷,部分經銷商報告庫存僅剩兩週。

同時間,因為關稅焦慮,不少電子產品和家電同樣被掃空。在芝加哥的Best Buy,消費者搶購iPhone、三星電視和洗衣機,貨架幾乎清空。30歲的軟體工程師馬克·詹森表示:「我聽說關稅會讓手機貴20%,不如現在買」。零售商報告顯示,美國3月電子產品銷售增長2.4%,家電和運動用品分別上漲3.3%,因消費者預期關稅將推高進口商品價格。進口食品如咖啡和葡萄酒也出現囤積,食品指數3月上升0.4%。

這個現象在全美實現,讓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4月16日在芝加哥警告,關稅可能引發「更高通脹和更慢增長」,推高物價並威脅經濟穩定。由於關稅幅度遠超1930年Smoot-Hawley關稅,可能導致「滯脹」。這番言論加劇消費者焦慮,加之川普甚至對鮑威爾這番話不滿意,喊出要開除鮑威爾的狂妄言論,使得投資市場更加憂心,美股再度恐慌,消費者財富縮水進一步推高通脹預期。

「消費者預期價格將因關稅上漲,他們在搶時間,」密西根大學調查主任Joanne Hsu表示。「這與2018年貿易戰初期類似,當時消費者囤積電器以避開關稅成本。」2018至2019年之間,美國對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推高部分商品價格,消費者囤貨導致零售短期激增,但隨後因財富縮水和信心崩潰而萎縮。

分析師預測,這波搶購潮可能是短暫的。路透民調顯示,74%經濟學家認為關稅將推高CPI,衰退機率升至45%。若關稅全面實施,消費者可能面臨更高價格和消費萎縮,重演2018年的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