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元太董事長李政昊在電子紙行業已19年。(圖/陳曼儂攝)
元太科技(8069)董事長李政昊調皮地笑說:「對,我知道很多人叫我們的電子紙閱讀器是『泡麵蓋』,扁扁一大片,只能看、不好用,說好聽一點也是不容易壞啦,所以才敢拿來蓋泡麵,但我想放進更多有趣的功能,讓他不只是能蓋泡麵!」這句話,道盡他19年來對電子紙的熱情與夢想。
李政昊口中的「不只是泡麵蓋」,其中之一就是全球首款8吋折疊彩色電子書閱讀器mooInk V,4月16日Touch Taiwan展覽亮相,採用E Ink Gallery 3彩色電子紙面板,可像紙本書一樣打開,僅255克。「這一台的好處,就是年輕的讀者、專業的讀者,都可以放在口袋裡頭,隨時拿出來閱讀。」與元太合作的Readmoo讀墨電子書執行長龐文真說。
這台折疊閱讀器的誕生,全靠元太團隊技術攻關,帶頭的正是50歲的李政昊。出身基隆望族的他,畢業於美國塔夫茨大學經濟與電機雙學位,回台後曾從事PDA與智慧瓦斯電表等相關工作,2006年與青梅竹馬的永豐餘集團「小公主」何奕佳結婚,同年進入元太科技研發處,就是負責電子紙產品線。
有百年歷史的永豐餘集團由造紙起家,台灣科技產業崛起時,第二代掌門人、李政昊丈人何壽川於1992年成立元太科技,切入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中小型尺寸面板廠,後在兒子何奕達就讀的麻省理工學院看到實驗室裡的電子油墨(E Ink)技術驚為天人,在何奕達進行專利收購及建廠下,元太科技全力切入電子紙。
▲何奕佳與李政昊在2006年結婚,婚宴走天然有機風。(圖/報系資料照)
「那時我們是公司裡不賺錢的單位!」這位駙馬爺進入家大業大的永豐餘集團,不像外界想像的輕鬆。當時,元太科技正從LCD面板朝向電子紙的水深火熱轉型期,李政昊進入的前十年,每一階段都像在走鋼索。
為加速轉型,元太2005年買下荷蘭飛利浦出售的電子紙顯示器事業群,主要客戶亞馬遜Kindle電子書2008年熱賣而擴廠,才一年好光景就被蘋果推出的iPad打趴,訂單下滑,接著元太併購的韓國Hydis面板廠2012年面臨破產,李政昊當救火隊長接下董事長直到2015年關廠,2016年全面退出LCD面板業務,轉而專注在電子紙。
元太完成轉型後,除了擴大電子標籤業務及研發大尺寸商用顯示器市場,當時為了脫離亞馬遜這單一客戶困境,李政昊全球飛奔找商機,並專注電子紙的創新與研發。打從踏入元太研發處接觸電子紙,他就有一個夢想,「希望能做出全球第一台折疊式電子紙閱讀器」,「就是一個大大的螢幕,可以摺起來放在你口袋。」可當時技術、資金和供應鏈都還沒準備好。
元太技術團隊於2016年切入摺疊閱讀器技術研究,三年後,卻被三星搶先推出全球第一台摺疊手機,李政昊一方面覺得開心,一方面又覺得可惜,「不是我們用電子紙出的!」三星摺疊手機用的是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面板。
「電子紙顯示層比OLED厚四倍,折疊開發難度極高,經過多種材料優化、20萬次彎折測試,才終於達到量產水準,前後花了9年時間開發。」元太業務中心協理劉大經透露。
▲美國大賣場大量使用電子標籤。(圖/翻攝自walmart官網)
元太的電子紙不只走進閱讀器,還大量應用於零售、交通、醫療等場域,美國零售巨頭Walmart沃爾瑪一年就用掉5億個電子貨架標籤(ESL),台北公車站、醫院也能見到電子紙螢幕。據TrendForce預估,2026年全球電子紙市場規模上看203.4億美元,元太的電子紙材料市占率超過九成,霸居全球龍頭。
由於電子紙的低碳、節能特性,讓元太在ESG永續浪潮中大放異彩,成了「不發光的台灣之光」,元太還攜手超過150家夥伴,包括IC設計、面板、系統整合與應用廠商,打造電子紙王國。友達執行長柯富仁說:「做顯示器的人,共同的夢想,就是把顯示器跨出原本的機型。」他跟李政昊在2013年到2019年在元太共事,「我其實很佩服他,聽他講話就可以發現,他對電子紙真是充滿了滿滿的熱情。」
▲折疊閱讀器mooInk V上市時間與價格待定。(圖/陳曼儂攝)
2024年元太科技合併營收321.63億元,年增18.6%,稅後淨利88.67億元,每股盈餘7.75元,今年第一季營收80.59億元,年增42.83%,至於折疊閱讀器對未來營收貢獻,因上市時間與價格未定,暫時無法估計。不過,李政昊說:「希望以後學生上學能帶著這樣的閱讀器,很輕、很小、彩色、不傷眼,甚至能播影片。希望將來價格更甜,讓所有人都能有一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