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曾宜婕/綜合報導
川普混亂的關稅政策讓眾多投資者人心惶惶,許多人也開始質疑美元的穩定性。據《紐約時報》22日報導,自今年初美元就面臨貶值的危機。有鑑於此,不少投資者紛紛將目光放在歐元,以歐元作為投資的替代方案。歐元在今年也創下四年來的新高,但專家指出,歐元匯率的走強恐重擊以出口為主的大型企業。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呼籲歐元區國家需共同努力,擴大歐元國際影響力。
(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歐元匯率達四年來最高 美元疲軟
自今年年初以來,歐元兌美元匯率已上漲逾11%,達到四年來最高水準的1.18美元。此外,歐元兌換其他幣值也有上漲的趨勢,其中包含日元、英鎊、加幣、韓圓。這些證據不只暗示了美元的疲軟,也指出了歐元的日益強大。
歐洲中央銀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聲稱,現在正是歐元獲得世界影響力的好時機。她在上個月寫道:「我們正見證全球秩序的巨大轉變:市場和多邊規則正在瓦解,甚至作為體系基石的美元主導地位也不再穩定。」
由於世界各地的投資者、政府和央行都尋求美國國債等美元計價資產的安全、可預測的回報,因此美元存在著強勁的內在需求。這使得美國政府更容易借貸,也提升了美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
歐元區由20個使用歐元的國家組成,其規模和財富和美國市場不相上下,但從來沒有像現在吸引如此多的投資者,歐元在國際上使用的數量遠落後於美元。歐元近期的成長可說是前3年的反轉,因為投資者擔心急速上升的通膨以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帶來的影響,當時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平價,可說是面臨崩潰的邊緣。
歐元日益走強恐重擊出口
隨著資金流入歐元以及德國國債等以歐元計價的資產,經濟學家也警告,歐元的走強將有損出口商的利益,許多歐洲大型公司也擔心,高漲的歐元匯率將對出口造成影響。匯率的提升加上川普的關稅政策,導致他們的產品對海外買家來說更加昂貴,同時他們也面臨中國市場日益強勁的競爭。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貨幣策略家馬里諾夫(Valentin Marinov)直言:「更高的歐元匯率恐怕只是自我欺騙。」因為現階段不管是美國關稅,還是歐洲政府的政策都鼓勵更多的進口,而出口的不利可能會削弱且拖累歐元區的經濟。
軟體公司SAP最近成為歐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該公司表示,歐元兌美元匯率每上漲一美分,就會導致其收入減少3千萬歐元。知名運動品牌愛迪達(Adidas)和汽車製造商戴姆勒(Daimler)皆表示歐元走強、歐元兌美元匯率波動都對海外銷售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明年歐元走向預測
歐元接下來的發展相當的難預測。彭博分析指出,歐元將會持續走強,並在明年達到匯率1.21美元。但馬里諾夫認為歐元明年將回落至1.10美元。《紐約時報》指出,今年歐元的上漲並不代表市場將持續轉向歐元。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表示,要抓住「全球化歐元」的機遇,需要齊心協力,鞏固歐元區分散的經濟,高效且精簡治理,深化資本市場等。她表示:「我們的貨幣邁向更高國際地位並非偶然:必須靠努力爭取。」
掌握全球脈動、深入觀點分析,訂閱一鍵看世界SET 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