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購屋新思維大揭密!建設公司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建商評價最熱社群是它
  • A-
  • A
  • A+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房市景氣持續降溫,建設公司該如何突圍,翻轉民眾購屋決策?數據科技品牌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於今(30)日公布最新《買房市場變冷 購屋聲量變熱:建設公司應該知道的三大新思維》洞察報告,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自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觀測發現,儘管市場面臨「大供給潮」競爭壓力,關鍵消費聲量卻仍持續增長,其中「租不如買」聲量雖三年內飆升 89.3%,但2025年反轉成「買房得更加划算」,反映出消費者購屋觀念迅速轉變。

「租不如買」聲量雖三年內飆升 89.3%,但2025年反轉成「買房得更加划算」,反映出消費者購屋觀念迅速轉變。(示意圖/unsplash)

▲「租不如買」聲量雖三年內飆升 89.3%,但2025年反轉成「買房得更加划算」,反映出消費者購屋觀念迅速轉變。(示意圖/unsplash)

此外,「買屋送裝潢、家電」的聲量已連2年成長超過50%,至於大型建設公司更趁AI浪潮導入施工到賞屋流程凸顯品牌技術力,均是可見的最新趨勢亮點。大數據(股)公司指出,消費者購屋流程正從「比價格、比地段」,轉向追求「高信任、真體驗、能分享」的完整感受。2025年,Threads首度超越Facebook,成為建商評價最熱社群;同時,AI賞屋與建築履歷等科技應用的討論持續升溫。房市競爭已從「價格戰」進化為「信任戰」與「體驗戰」,唯有運用數據洞察需求,打造既能被真實感受、又樂於在社群傳播的購屋體驗,才能成為房地產品牌的突圍關鍵。

買氣轉冷,聲量變熱;「租不如買」聲量三年累積成長高達89.3%。2024年房市正式進入「供給大於需求」新階段,新成屋供給突破6萬戶,交易量卻跌破4萬筆,加上第七波信用管制政策壓抑需求,使建設公司面臨更激烈的去化挑戰。根據大數據(股)公司發布《買房市場變冷,購屋聲量變熱:建設公司應該知道的三大新思維》報告,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軟體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的網路聲量變化,近三年通膨與租金高漲,特別是2023年政府推出新青安貸款政策後,催化「租不如買」聲量快速累積,年複合成長率高達89.3%,成為2023及2024年房屋市場重要旋律。也讓「買房是否等於成家立業」成為社群熱議的價值議題,影片開箱、KOL討論熱潮不斷,帶動建案與品牌曝光新契機。但2025年房市買氣轉冷,單一訴求已無法打動消費者,購屋者更關心的是CP值。

通膨、租金漲引爆焦慮,「租不如買」聲量年複合成長89.3%。(圖/大數據提供)

▲通膨、租金漲引爆焦慮,「租不如買」聲量年複合成長89.3%。(圖/大數據提供)

買房不只比價格;「房屋格局」聲量年增超過八成 「服務」、「口碑」緊跟其後。
當今購屋者不再僅以價格為唯一指標,「住得好」逐漸凌駕於「買得起」之上。根據《買房市場變冷,購屋聲量變熱:建設公司應該知道的三大新思維》報告顯示,與「格局」相關的聲量在2024年度聲量年成長高達80%,顯示購屋者對空間感、收納效率及生活機能的高度關注。從Facebook社團到YouTube開箱影片,網友與KOL紛紛分享優化格局的實例,這些真實經驗成為消費者評估建案的參考依據。

「格局」聲量成長最高,漲幅超過八成。(圖/大數據提供)

▲「格局」聲量成長最高,漲幅超過八成。(圖/大數據提供)

另一方面,建設公司服務體驗也成為品牌評價的核心,像是即便超過保固期仍願意處理滲水問題的案例,在PTT與Threads上引起共鳴,強化正面口碑。尤其值得關注的是,Threads在2025年首度超越Facebook,成為建設公司評價討論最熱社群,其用戶中超過五成為34歲以下的潛在購屋族,正逐步塑造下一波品牌信任版圖。

2025年建設公司評價聲量,Threads首度超越Facebook。(圖/大數據提供)

▲2025年建設公司評價聲量,Threads首度超越Facebook。(圖/大數據提供)

行銷創新三寶:送家電裝潢、AI轉型、社群開箱。在買氣轉冷的房市中,建設公司行銷思維正快速進化,從單純銷售轉向創造「好內裝+好體驗+好科技」的全方位感受。根據《買房市場變冷,購屋聲量變熱:建設公司應該知道的三大新思維》報告顯示,近三年來「買屋送家電/裝潢」相關聲量暴增近180%,實用且高價值的贈品策略,成功觸發購屋者「省錢又減壓」的心理期待,尤其搭配知名品牌家電,更能同步拉升建案質感與市場定位。

同時,大型建商積極導入AI技術,不僅以AI賞屋、AI接待中心提升線上體驗,也透過建築履歷系統讓施工過程全面透明化,打造品牌的科技信任力。此外,網友與KOL在社群平台的裝修開箱、格局改造分享,早已成為建案流量密碼與轉換關鍵。在內容當道的時代,能真正打動人心的,是讓購屋者感受到「好划算、好安心、好便利」的誠意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