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你行你上啊!財經網美胡采蘋痛批傅崐萁 勿以話術誤導大眾
  • A-
  • A
  • A+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川普推動「對等關稅」,引發各國經濟布局調整,傅崐萁質疑投資美國協議,但胡采蘋表示投資方案並非立即動支現金,並且反批傅崐萁混淆投資本質與經濟風險。(圖/記者詹宜庭攝影)

▲川普推動「對等關稅」,引發各國經濟布局調整,傅崐萁質疑投資美國協議,但胡采蘋表示投資方案並非立即動支現金,並且反批傅崐萁混淆投資本質與經濟風險。(圖/記者詹宜庭攝影)

針對美國前總統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已於8月1日上路,雖尚未明確揭示針對台灣的課稅內容,但外界普遍認為,若無雙邊協議,我國出口產品恐將面臨更高關稅。為此,近日傳出我國政府考慮投入4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2兆元的投資,用以爭取15%的關稅優惠。此舉引發國內政壇激烈討論,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直言無法接受,並批評政府將台灣資產「送出去」。

傅崐萁表示,我國外匯存底已有九成投入美債,如今再加上12兆台幣的對美投資,等於總額達30兆台幣的資金外移,質疑「台灣還剩下什麼?」他強調,與美國進行關稅締約,不僅牽涉重大經濟決策,更需經立法院審議通過,不能由行政部門片面拍板定案。

對於傅崐萁的批評,財經網美胡采蘋表示,這項投資協議並不是立即要動支的現金,而是美方先指定具體項目,台灣才會進一步評估是否投資,整體而言仍保有高度主動權。她指出,這種模式與過去郭台銘代表鴻海承諾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建設三座面板廠、投資百億美元的情況類似。當時市場狀況良好時,規劃快速推進,但當面板產業轉趨低迷,郭台銘最終僅投入約六億多美元,並未兌現原始承諾。她強調,這些投資本就會依據市場需求與經濟環境滾動調整,不代表政府會一口氣砸下12兆台幣。

胡采蘋指出,這類重大的經濟協議仍需台美政府、企業與社會三方充分溝通協調後才能做出最後決定,並非如傅崐萁所言全盤聽命於美方。她呼籲民眾不要被傅崐萁的話術誤導,也不應將假設性支出與實際經濟風險混為一談。

胡采蘋更進一步批評,若傅崐萁真心反對投資美國與換取15%關稅優惠,不妨直接接受彭博新聞或華爾街日報的專訪,向國際主流財經媒體明確表達「台灣應該課徵更高稅率」。她反問傅崐萁是否更樂見台灣被課徵越南的20%、印度的25%或巴西的50%高關稅,「您都可以上一線財經媒體暢所欲言」,甚至直言:「You can you up,我可以幫您聯絡彭博新聞或華爾街日報,說到做到,不要拖。」

胡采蘋表示,關稅談判與投資布局涉及國際經濟博弈與國家競爭力,應透過理性對話與制度程序審慎推動,而非陷入政治口水與錯誤認知。面對國際變局與供應鏈重組,台灣更需以穩健、靈活的策略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