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各國準備吞關稅?CNN名主持人「揪1關鍵」:目前的協議是垃圾
  • A-
  • A
  • A+

財經中心/倪譽瑋報導

CNN知名主持人認為,目前美國與各國的貿易協議大多為「概念」,缺乏執行機制。(圖/翻攝自X@richardquest)

▲CNN知名主持人認為,目前美國與各國的貿易協議大多為「概念」,缺乏執行機制。(圖/翻攝自X@richardquest)

美國總統(Donald Trump)對多國的新對等關稅稅率出爐,部分和美國談判的國家有獲得稅率調降,如台灣暫定為從32%降至20%、日本則從24%降至15%,但得花大錢投資美國。CNN記者兼知名商業節目《Quest Means Business》主持人的李察(Richard Quest)認為,目前宣布的貿易協議「大多是垃圾」,實施方案不明確,質疑「究竟能有多少真正落地?」

綜合《路透社》等外媒報導,川普於今(2025)年4月宣布對各國收對等關稅,在暫緩期間,各國紛紛找美國談判,以美在亞洲的「貿易夥伴」日本、韓國為例,日本稅率經過談判後調降為15%,條件是「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開放美汽車、稻米進口」;韓國稅率經過談判後調降為15%,條件是「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開放美汽車、卡車、農產品等進口」。

台灣方面,最初的對等關稅是32%,後續的貿易協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赴美談判,希望透過增加對美進口、投資等措施,來調降關稅,經過幾個月的磋商,最終台灣關稅為20%。不過,賴清德今早宣布,20%是台灣的「暫時性關稅」,只要後續達成協議,有望再調降稅率;《路透社》報導,一位不願具名的美國官員表示,賴清德的說法是「正確的」。

對於各國關稅開獎,李察提出個人觀點,他認為「目前宣布的貿易協議大多是垃圾」,如果協議的框架精確且有「實際的機會」,的確可能實施,但目前大多為不確定性高,缺乏流程、缺乏監督、缺乏實施方案等,可謂完全沒有執行機制,李察對此高呼「5年後,讓我們看看這些協議究竟有多少真正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