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藍白用前瞻消費南部、不提雙北坐享千億防洪成果 他嘆:治水不是變魔術
  • A-
  • A
  • A+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受西南氣流影響,近日南台灣大雨不斷,淹水情況頻傳,讓前瞻治水成效引發質疑。NGO工作者張育萌撰文直言,藍白每次都要用前瞻消費南部,卻從不敢提雙北坐享千億的防洪成果。他也說,因為治水不是變魔術,我們共同的敵人叫極端氣候。

近日南台灣大雨不斷,淹水情況頻傳

▲近日南台灣大雨不斷,淹水情況頻傳。

張育萌在臉書撰文寫下,前瞻預算主要兩條是「治水預算」——「縣市管河川及區域排水整體改善計畫」和「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都是從2017年起算,跨9年度的中長程計畫。兩個計畫加起來,台南拿174億、高雄106億、嘉義縣132億。一看到這些數字,就有人罵「百億治水哪裡去?怎還年年淹水?」

事實上,大台北真的幸運很多。張育萌指出,台北和新北早在1999年前就靠中央拿了1158億做「台北防洪計畫」,之後又拿437億做基隆河整治。從1980年代到現在,雙北拿了1739億元,堤防、疏散門、抽水站、滯洪池建好建滿。從第一期台北防洪計畫開始,到前瞻預算為止,中央投入雙北治水經費已持續超過40年,雙北總共拿了中央1739億的治水預算。

張育萌說,相較之下,中央2006年才開始給台南「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計畫」194億。累積20年至今,加上前瞻預算,綜合水利署、內政部、農業部和交通部的治水經費,台南也才拿466億、高雄才278億。

全國最高標準的防洪保護,就在大台北地區,設定就是以「200年頻率」的洪水建堤、疏導大漢溪和新店溪的洪流,再透過二重疏洪道分洪。張育萌表示,如果洪水超過這個標準,會不會淹水?答案還是會。因為治水不是變魔術,我們共同的敵人叫極端氣候。

張育萌說,這週末,台南總降雨量超過200年頻率,安定區3小時下了234毫米,達到500年頻率—這不只是大雨,已近災難片等級。但他也直言,儘管如此,災區的痛苦都是真實、深刻的。誰能在失去的當下,還聽你講治水施政報告呢?

但相較之下,藍白民意代表在天龍國享受40年來的治水成果,盡情操作南部的苦難。張育萌指出,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說「錢花到哪裡去了?是不是有人A錢?」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也跑到屏東踹一腳說「前瞻預算又落入綠友友口袋裡去?」台南市議會國民黨團發言人蔡育輝,又要在台南最辛苦的時候,批評暴雨是「嫦娥也流淚」。

把問題談得讓人民都清楚,真的很難。但,這種廉價的批評,就只是「罵了很爽」的質疑而已。他說,這樣只會消費災難的政治人物,不是笨,就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