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對等關稅為疊加計算引發關注,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天表示,目前僅歐盟和日本談判時成功納入不疊加條款,連韓國花3500億美元投資美國,都沒換到此條款,而台灣目前是「暫定」稅率,意即談判尚未完成,不可能適用例外。
▲中經院長連賢明認為,對等關稅原則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圖/資料照)
連賢明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好不容易半導體關稅台灣看起來有點樂觀,這兩天又開始吵對等關稅稅率為什麼沒有談到不疊加」,因此分享以下幾點評論。
第1,對等關稅原則都是疊加,不疊加是例外。連賢明指出,目前只有歐盟和日本在談判時成功把不疊加條款納入。台灣現在是「暫定」稅率,也就是說談判都還沒有完成,當然是適用原則,不可能是適用例外。
第2,有人抱怨說政府談判團隊能力差。連賢明表示,台灣在貿易談判堪比棒球比賽,每次中華隊出去比賽,鄉民都信誓旦旦說哪個投手或是哪個打擊策略才會贏,一群鄉民都比教練還厲害。
▲總統賴清德稱美對台關稅20%是暫時的,只是階段性任務。(圖/翻攝川普、習近平IG、總統府臉書)
他指出,其實台灣球員就那些人,每次組隊也這些球員;同樣的,不論藍或綠執政,派出去貿易談判的就是那些人,幕僚也是中經院或台經院。藍綠同樣一批人,沒有什麼黨派之分。
第3,很多人抱怨談判黑箱,為什麼不事先讓國內知道。連賢明說,他個人贊成貿易談判應該讓國內多參與,但也必須要說,「川老大是故意把貿易談判變得很難透明化」;假設大家對貿易談判有所了解,不難知道貿易談判都是用「年」來算的。
不過,他不諱言,美國總統川普談對等關稅是用「天」在算的,90天要談100多個國家。川普的慣用談判策略是先用很高的稅率威脅,當對方很驚訝的時候,提出一個沒有那麼不合理的對案,在很短時間內要對方決定是否接受。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參議院選舉舉出「要為這國家的將來負責」的政見牌。
他舉例表示,日本和美國談判的時候,日本代表去美國7次,幾乎沒有談成什麼結果。但第8次的時候直接被帶到白宮的橢圓辦公室,當場川普把對美投資從4000億美元喊到5500億美元,並要求馬上打電話給首相石破茂,現場決定要不要接受這交易。
「試問這過程哪個環節可以再和國內溝通?要用哪一版協議和國內溝通?」連賢明說,所以才惹出日本說當初談妥稅率不累加,可是白宮公布卻是有累加稅率的事件。即便到現在為止,日本還是沒有對國內公布正式的簽約文件。而據說日本談判代表承認,整個談判都沒有書面簽約。
第4,對等關稅主要影響的是台灣傳產。連賢明表示,受到匯率或稅率影響,傳產這幾年營運頗辛苦,因此會盼著政府能談成比較好的條件。台灣現在還在談判中,他相信納入稅率不疊加條款,會是談判努力的方向。
不過,他也坦言,川普在貿易談判是很現實的,低稅率要拿大投資或大採購來換,就連和川普關係最「鐵」的盟國以色列,稅率也是拿15%而不是英國的10%。韓國花3500億美元投資美國,都沒換到稅率不疊加條款。假設台灣到時候真的鐵了心要換到這條款,「大家能不能接受對美幾千億美元的投資或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