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紹宇、吳繢杉、洪榮斌、SNG / 台南報導
台南溫體牛肉湯越來越難吃到?因為紐澳牛肉進口免關稅,不少畜牧業者逐漸退場,但數據顯示,台南屠宰牛隻需求逐年上升,乳牛飼養場卻少了好幾家,加上缺工、飼料漲價。業者憂心,未來牛肉湯恐怕不只變少,價格也會攀升。

鮮紅油脂均勻分布,台南現切溫體牛淋熱高湯,人間美味,只是隨著紐澳牛肉進口開放衝擊台灣牛,業者有感,供應商提供的貨量減少。
牛肉湯老闆林述培:「(牛肉湯)應該有5百間有吧,大台南。(牛肉量)是夠,可是它不會達到你想要叫的數量。澳洲、紐西蘭那邊的鮮奶過來是免關稅的,所以會衝擊到我們台灣養乳牛的意願。以後可能牛肉湯、牛肉會越來越少。」

牛肉湯業者憂心未來溫體牛隻銳減,進口牛多了,台灣畜牧場無奈退場。以數據來看,台南近5年屠宰牛數量明顯攀升,需求變多,但是台灣乳牛光這4年就關了21個飼養場,飼養的頭數也是逐年遞減。
養牛業者沈月春:「舒適度夠的話,牠就會很放鬆反芻。」
細心巡視牧場內的乳牛,科技監控、機器擠牛奶,台灣乳牛缺工、飼料漲價,再加上進口牛開放,台灣養牛戶越來越少。

養牛業者沈月春:「那個衝擊性是很大的,以前可以交4噸奶,現在1天只能交3噸奶,期間我們就要壓縮飼養的牛頭數。酪農去抓進口牛進來飼養,然後販售,是不符合經濟成本。飼養成本高的時候,跟飼養者的意願低的時候,消費者你所要付出的就高。」

儘管畜牧業者認為進口牛不可能代替溫體牛,但是台灣牧場牛隻變少是不爭的事實,未來台南溫體牛肉湯的確很可能變少變貴,知名小吃能否保持原有招牌出現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