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近期有民眾反映,下載了市面上流行的AI智能音樂或音樂剪輯創作APP,最初限時免費下載,免費期一過,就直接透過信用卡或手機門號「續約收費」,部分使用者默默被扣款近7000元。消保官提醒,這類APP多為境外公司經營,難以於國內進行協商調解、交易風險高,建議下載前先看好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上的評論,並再三確認相關試用或訂閱條款,有部分軟體只是刪掉APP也沒辦法解除訂閱。
AI音樂APP標榜「限時0元」 下載後驚遭扣款
台北市政府法務局今(28)日發布消費警訊指出,近期市面上流行的AI智能音樂或音樂剪輯創作APP軟體相當熱門,常以「限時0元」為噱頭吸引消費者下載。有消費者反映,衝著限時0元下載後,驚覺仍遭扣款新台幣6990元,事後查看網友評價才得知,不少人都遇到相同情形,質疑遭到詐騙。
消保官提醒:刪除APP不等於取消訂閱
消保官提醒,這類APP多以「限時0元下載」或免費體驗等話術為誘因,待消費者下載後,點選其他功能則需要另外購買付費,或未於期限內主動取消訂閱,即會進入自動續約、自動扣款模式,並直接透過信用卡或手機門號收費。若不打算續訂,僅刪除APP並不足夠,務必於試用期內完成「取消訂閱」手續,以避免發生爭議。
類似案件不只一起?
法務局說明,統計114年迄今,已接獲10餘件類似申訴案例,分析原因多為,自動續約條款常隱藏在密密麻麻的服務條款中,契約屆期未經消費者再次確認同意就自動續約,解約方式繁雜不清楚,客服又難以聯繫或無法有效解決問題,衍生消費爭議。
且這類APP軟體,部分使用條款及隱私權說明皆為英文,多數民眾未詳細閱讀即同意條款並開始使用,且未留意於期限屆至前取消訂閱,導致遭到扣款損失荷包。
下載APP前應先看評價 使用條款要確認
法務局提醒,消費者下載APP軟體前,建議先查看評價並進行比較,詳細確認相關試用或訂閱條款,若跳出付款畫面則應謹慎確認,消保官強調,如同意試用後,有退訂需求,僅於手機上刪除APP並未有效取消訂閱,須依實際使用手機廠牌於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上之「訂閱」選項中進行「取消訂閱」,方能避免遭業者自動續約扣款。
境外APP消費爭議難調解 風險較高需特別注意
消保官表示,此類APP軟體,常具有繼續性契約之特性,業者往往在條款內採用自動續約、自動扣款之商業模式,透過信用卡或手機門號直接扣款,然因此類APP開發商多數位於境外,APP Store及Google Play之經營者亦為境外公司,消費爭議申訴案往往難以於國內進行協商調解,消費交易存在較高風險。
因涉及境外消費爭議,消費者如遇到類似情形,可循國際組織「跨境消費爭議網」(網址:https://www.econsumer.gov)尋求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