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於8月30日迎來 95 歲大壽。對投資人而言,這一天不只是祝壽,更像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場集體回顧與展望。巴菲特從 1965 年接掌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至今,將一家紡織小公司,改造為市值逾一兆美元的投資巨輪。他的名字幾乎等同於「價值投資」的代名詞,而如今他同時以「長壽典範」再度成為焦點──高齡 95 歲依舊神采奕奕,仍能保持清晰邏輯與敏銳判斷,背後靠的不是神祕藥方,而是五個簡單卻極不容易的生活習慣:睡眠、橋牌、閱讀、留白、感恩。
然而,這場生日氛圍,也夾雜著投資人心中的隱憂與期盼。巴菲特已宣布年底卸任 CEO,由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接班。這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股神交棒,不只是公司治理的轉換,更牽動華爾街信心。投資人一邊祝他長壽健康,一邊緊盯他手上那筆 3,440 億美元的巨額現金,是否會在退休前砸向下一場「終極一投」。
長壽祕訣篇:睡眠、橋牌、閱讀、留白、感恩
睡滿 8 小時 巴菲特的第一道防線
巴菲特的長壽祕訣之一,就是他堅持每天睡足 8 小時。他認為,睡眠不足會讓大腦判斷力下降,而投資決策往往取決於細微的理性差異。這位「奧馬哈先知」曾直言:「我不會為任何事情犧牲睡眠。」
這樣的態度,與多數高階主管的「拼命三郎」形成鮮明對比。許多企業領袖以過度忙碌為榮,日夜奔波,會議排滿,但巴菲特卻用最簡單的方式保養大腦。他知道,清醒的頭腦比長時間的勞碌更有價值。
醫學研究指出,長期睡眠不足會造成大腦萎縮,加速失智。巴菲特以近一世紀的生命力,證明了睡眠是維持活力的投資。他甚至在股東會上輕鬆說過:「當我昨晚睡得很好,我今天就能做更好的投資決定。」一句玩笑,其實是最深刻的投資哲學。

橋牌腦力操 與張忠謀的共同語言
除了睡眠,橋牌是巴菲特維持腦力的另一祕訣。他一週至少打四次橋牌,形容「不打橋牌就像沒吃早餐」。橋牌不只是娛樂,而是腦力競技。推理、計算、團隊合作,這些能力與投資判斷異曲同工。
他的牌友名單豪華:比爾.蓋茲與世界級牌手 Sharon Osberg,都是他牌桌上的夥伴。巴菲特與蓋茲甚至曾共同出席橋牌比賽,形象親民卻蘊含深刻道理──保持頭腦靈活,才能應付市場多變。
巧合的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酷愛橋牌。兩人曾在國際場合同桌比試,互相切磋。橋牌成了兩位九旬巨頭的共同語言。對投資與科技界的後輩來說,他們示範了長壽不只是養身,而是要養腦。

每天五小時閱讀 知識的複利
「你讀的東西會累積在腦袋,就像複利一樣。」這是巴菲特最常給年輕人的忠告。他每天花至少五小時閱讀,從報紙、財報到經典書籍。他的辦公桌上永遠堆著資料,他也從不吝嗇強調閱讀的重要。
研究顯示,每週閱讀超過 3.5 小時的人,平均壽命比一般人長兩年以上。對巴菲特而言,閱讀不只是延壽,更是投資成功的基礎。他能在眾聲喧嘩的市場中找出核心價值,正因為他長期透過閱讀構築知識地基。
2008 年金融危機期間,許多人陷入恐慌,但巴菲特依舊冷靜。他曾說,閱讀讓他能把「雜訊」與「訊息」分開。這種能力,在危機時刻尤其重要。當市場一片嘈雜,他卻能看到真正的價值所在。
行程留白 不做不喜歡的事
巴菲特與其他億萬富豪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的行程表。一般人總以為世界級富豪必定分秒必爭,但巴菲特卻偏偏喜歡「行程留白」。
他曾公開說:「我幾乎不做任何我不喜歡的事。」比爾.蓋茲也曾笑談,巴菲特有時會「無所事事」一整天。對外人而言或許難以理解,但這正是他保持思緒清晰的方法。
他常舉棒球名將泰德.威廉斯的例子:站在打擊區,不能揮擊每一顆球,要等待最適合的好球。對巴菲特而言,留白就是在等待機會。當別人忙於追逐,他卻選擇靜待時機。
心懷感恩 快樂才是長壽藥方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最常強調的一個詞就是「感恩」。他感謝合作夥伴、經理人、股東與家人。他認為,「良好的心態是健康與快樂的根源」。
在投資市場裡,情緒往往是最大的敵人。巴菲特能免疫群眾情緒,在別人恐懼時敢買進,在別人貪婪時懂得克制。他的「感恩心態」不只讓他快樂,更讓他長壽。
「我每天都做自己熱愛的事,與我敬佩的人共事,這就是最大的幸運。」這句話,已成為投資圈最受引用的金句之一。

愛喝可樂與糖果的快樂哲學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的飲食習慣同樣令人驚訝。他每天至少喝五罐可口可樂,還偏愛櫻桃口味。他常笑說:「我四分之一的熱量來自可樂。」除此之外,他還特別愛吃甜食,尤其是冰淇淋與糖果。
外界曾經質疑,這樣高糖飲食怎麼可能活到 95 歲?巴菲特卻從不在意,他總認為「快樂才是最好的健康藥方」。他的投資組合中甚至包含糖果公司喜詩(See’s Candies),可說是從胃口到投資哲學的完美呼應。
醫師雖然不建議一般人效仿,但巴菲特的例子證明:長壽有時不是全靠「標準答案」的養生法,而是來自內心的愉悅與長期的心態平衡。對他來說,每一罐冰涼的可樂、每一口甜蜜的巧克力,都代表「享受當下」的幸福能量。
長壽不是偶然 是日復一日的紀律
把這一切拼湊起來,巴菲特的長壽不是偶然。他用「睡眠、橋牌、閱讀、留白、感恩」五習慣,加上「快樂的糖分哲學」,構築了九旬仍清醒的身心;他用「理性、耐心、逆向、集中」四大哲學,打造了半世紀不墜的投資帝國。
巴菲特與比爾蓋茲
1991 年,巴菲特與比爾蓋茲首次見面。本來蓋茲僅安排半天飯局,結果兩人一聊就是整整 11 小時。從橋牌到慈善,從科技到資本配置,他們的共鳴點遠超外界想像。
蓋茲後來回憶:「成人後,對我影響最大的人之一就是巴菲特。他不只教我投資,更教我如何思考人生。」兩人共同推動「捐贈誓言」,號召億萬富豪承諾捐出至少一半財富,成為全球慈善史的重要里程碑。
對投資人來說,這段友情更象徵「跨界智慧的結合」:科技與金融、創新與價值,在兩人對話中擦出火花。

投資智慧與重大案例
投資智慧九大特質 半世紀奇蹟的根源
●理性──用數字與常識做決策,不被情緒干擾。
●逆向──在恐懼時買進,在貪婪時觀望。
●反週期──景氣低谷時勇敢出手。
●長期主義──持有期限是永遠。
●集中投資──把大錢押在理解透徹的公司。
●穩如磐石──不為短期波動所惑。
●能力圈──投資自己理解的領域。
●安全邊際──確保價格划算才出手。
●耐心等待──機會稀少,寧缺勿濫。
正是這九大特質,讓他締造了「100 美元變 390 萬美元」的半世紀奇蹟。
股神與時間的賽跑:壓力、期待與一場漫長訓練
宣布交棒後,波克夏股價階段性承壓,「巴菲特溢價」被市場拆解的速度,往往快過人們重建信心的耐心。可同時存在的,還有三個「硬底盤」:
(1)龐大現金 帶來的進退自如;
(2)保險浮存金 的再投資效率;
(3)鐵路與能源 的可預期現金流。
投資人真正追問的,不是「誰能取代巴菲特」,而是 「紀律可不可以被傳承」。
從「撿菸頭」到「好公司合理價」
巴菲特年輕時深受葛拉漢(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深度價值」影響,習慣撿被市場低估的「菸屁股股票」。後來,在查理.孟格的提醒下,他逐漸轉向以合理價格買入「好公司」。這種轉變,使波克夏得以布局可口可樂、蘋果、美國運通等長期護城河企業。他深知,真正的價值投資不是「買便宜」,而是「買對東西」。
3440 億美元現金 下一記「終極一投」?
根據美國證監會(SEC)資料,波克夏在第二季的現金儲備達 3,440 億美元。這筆龐大現金既是保護傘,也是武器。市場普遍推測,巴菲特是否會在退休前進行「終極一投」。傳言名單包括鐵路、能源與保險產業。

新持股曝光 UNH、日本商社再添想像
SEC 文件顯示,波克夏新買入 聯合健康(UNH)504 萬股,市值約 16 億美元。另一方面,波克夏在日本五大綜合商社的投資,也已帳上獲利超過百億美元。顯示巴菲特即使退休倒數,仍維持全球投資視野。
1991 年所羅門事件 巴菲特臨危受命
當年所羅門兄弟爆發國債交易醜聞,巴菲特臨危受命擔任董事長,在國會聽證會上公開道歉,並以「我可以接受公司虧錢,但不能接受公司失去聲譽」立下鐵律,後來成為波克夏文化的核心。
第一次大規模跨國投資 健力士啤酒
同樣在 1991 年,巴菲特砸下 2.65 億美元買入英國健力士酒業股份,打開波克夏「全球化投資」大門。
接班焦慮
巴菲特已明確宣布將於年底卸任 CEO,由 Greg Abel 接班。所謂「巴菲特溢價」,即市場因巴菲特存在而給予波克夏更高估值,如今正逐步退潮。
副董事長 Abel 來自加拿大能源產業,被視為巴菲特欽點接班人。但外界擔心,他是否能同時掌管鐵路、保險、投資等龐大資產。市場一致認為,真正的挑戰不在資產,而在文化──巴菲特與孟格的投資哲學,是否能成功傳承。

台灣投資圈的巴菲特熱
巴菲特股東信被翻譯成中文版,長年暢銷。論壇上,投資人常引用他的金句:「當別人貪婪時,你就該恐懼。」這些語錄已成為台灣投資文化的一部分。
「奧馬哈年會」的朝聖熱潮
巴菲特股東大會被譽為「投資界春晚」、「資本主義的伍德斯托克」,每年吸引數萬人湧入奧馬哈。對許多人而言,這不只是會議,而是一場「信仰聚會」。
名言與生活哲學 跨世代的傳承
巴菲特的語錄早已超越投資,被應用在職場、人際甚至人生選擇上。他的影響力跨越世代,讓他成為「活著的智慧象徵」。
巴菲特 30 大金句
- 1. 當別人貪婪時,你就該恐懼;當別人恐懼時,你就該貪婪。
- 2. 投資的第一原則是永遠不要虧錢;第二原則是記住第一原則。
- 3. 你不會每年都更換房子、孩子和老婆,為什麼要賣出股票呢?
- 4. 我能看見 1000 多家公司,但我不需要每個都看,投資的祕訣就是等待好球。
- 5. 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明天就漲是愚蠢的。
- 6. 華爾街靠交易賺錢,你應該靠「不動如山」賺錢。
- 7. 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 8. 如果你不願意擁有一隻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慮擁有它十分鐘。
- 9. 想成為最優秀的人,就要向最優秀的人學習。
- 10. 時間是精彩事業的朋友,卻是平庸事業的敵人。
- 11. 不管是買襪子還是股票,我都喜歡打折時買。
- 12. 不要錯過今天吸引你的東西,別以為明天會更好。
- 13. 牛市要避免的錯誤是自得,好像自己有浮水本事,其實是靠大雨。
- 14. 最好的聲譽需要 20 年建立,卻只要 5 分鐘摧毀。
- 15. 當潮水退去,你才會知道誰在裸泳。
- 16. 重要的是知道你知道什麼,更要知道你不知道什麼。
- 17. 不要被別人的行為決定自己的行為。
- 18. 一個真正偉大的生意,最好能永遠持有。
- 19. 投資不是看記分板,而是看球場。
- 20. 投資要有安全邊際,這是最重要的概念。
- 21. 分散投資是對無知的防禦,真正了解公司的人應該集中投資。
- 22. 如果你在錯誤的路上,再快也沒有用。
- 23. 人生中最好的投資,是選擇一個合適的伴侶。
- 24. 在投資上,耐心往往比聰明更重要。
- 25. 一個好的公司,會讓你睡得更安穩。
- 26. 你應該買一家就算管理層換人,仍然能持續經營的企業。
- 27. 理性是投資成功最稀缺的資源。
- 28. 記住,價格是你支付的,價值才是你得到的。
- 29. 偉大的機會並不常有,當它來時要全力以赴。
- 30. 投資的終極祕訣,其實就是「少犯錯」。
如今,巴菲特即將邁入人生新篇章。95歲的他,無疑已成為金融史上的傳奇人物,長壽與清醒頭腦背後的五大習慣,早已被奉為經典。但現實卻提醒投資人,市場並不會因祝壽而放慢腳步。
自從他在今年5月正式宣布年底交棒,波克夏股價一路承壓,「巴菲特溢價」似乎逐漸消退,投資人開始檢視接班人格雷格.阿貝爾是否能撐起這座龐然大物。外界質疑聲不斷:沒有巴菲特的波克夏,還會是同一家公司嗎?
當他吹熄95支蠟燭,市場期待的不再只是「下一記終極一投」,而是接班後波克夏的估值與信任能否穩住。巴菲特留下的是哲學與紀律,但股價的真實波動,將考驗這段傳奇能否延續。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