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iNEWS

新聞幕後/黃仁勳從左右逢源...到左右為難
  • A-
  • A
  • A+

財經中心/李宜樺報導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快閃亞洲奔走,但H20晶片在中美談判下成博弈犧牲品,中國銷售掛零,庫存壓力急升。(圖/記者余國棟攝影)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快閃亞洲奔走,但H20晶片在中美談判下成博弈犧牲品,中國銷售掛零,庫存壓力急升。(圖/記者余國棟攝影)

 

中國一片未買 H20庫存壓力爆棚

輝達(NVIDIA)最新財報揭露,中國市場H20晶片銷售掛零,這款原本專為中國「量身降規」的AI加速器,竟成了庫存炸彈。過去H20占輝達中國營收高達八成,被視為黃仁勳手中的「搖錢樹」。如今,雖然美國政府已鬆綁部分禁令,但中國政府出於意料地挑刺、質疑後門安全、冷處理、遲遲不下單,讓這棵「搖錢樹」形同被硬生生折斷。黃仁勳只能背著龐大庫存,奔走亞洲尋找出路。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的角力,讓黃仁勳的輝達H20晶片淪為談判籌碼。(圖/翻攝自Donald J. Trump臉書、維基百科)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的角力,讓黃仁勳的輝達H20晶片淪為談判籌碼。(圖/翻攝自Donald J. Trump臉書、維基百科)

美中夾殺 營收缺口40億美元市值蒸發500億

外媒披露,中國市場的缺口,直接讓輝達單季少了40億美元營收,更引發股價下殺,市值恐會因此蒸發高達500億美元。黃仁勳甚至罕見接受川普提出「願上繳中國銷售收入的15%」換取出口許可的苛刻條件。對一位被封為「AI教父」的矽谷傳奇來說,這已經是退到最後的談判籌碼,凸顯再強大的企業也難逃政治算計。偏偏,美國延長對中國的關稅禁令至2025年11月底,中國又拋出寒武紀營收創新高、阿里巴巴布局晶片業務的「籌碼牌」,讓輝達幾乎已陷入進退維谷。中國大型入口網路騰訊網更是斷言:輝達已經失去了中國市場!

 

被譽為「AI教父」的黃仁勳,面對美中科技角力陷入兩難,被動淪為兩大國家談判籌碼,笑容背後恐滿是無奈。(圖/三立電視台)
被譽為「AI教父」的黃仁勳,面對美中科技角力陷入兩難,被動淪為兩大國家談判籌碼,笑容背後恐滿是無奈。(圖/三立電視台)

 

中國冷處理 H20淪為談判棋子

黃仁勳對中國市場的熱臉,卻換來一片冷處理。H20不是不好用,而是被視為「談判籌碼」。在中國國資企業眼中,買不買H20,不是技術選項,而是政治表態。即便黃仁勳再怎麼強調「AI需要美國標準」,在安全疑慮未解之前,沒有人敢貿然下單。這讓他備感挫折──不是因為產品不行,而是因為他成了地緣政治的犧牲者。

快閃來台 無奈中展現危機外交

為了守住亞洲盟友,黃仁勳快閃來台,拜會台積電高層,甚至抽空為老友張忠謀補壽,試圖以私人情感加深合作。這場12小時的「外交式奔走」,背後卻藏著黃仁勳深深的焦慮:一邊要安撫美國政府,一邊又不願徹底失去中國市場。過去外界常說黃仁勳善於「左右逢源」,但這次面對美中角力,也只能被逼到「左右為難」。黃仁勳的笑容背後,是無數次無果的遊說與沉重的庫存壓力,也折射出整個AI產業在中美科技霸權競爭下的掙扎與無奈。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
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